科学戒酒,拯救家庭和谐
科学戒酒,拯救家庭和谐
我国约有9%的男性和3%的女性表现出酒精依赖的迹象,这一比例不仅揭示了酒精依赖问题的普遍性,更凸显了其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酒精依赖的危害
酒精依赖,又称酒依赖,是指个体由于长期反复饮酒,形成对酒精的强烈心理渴求和一系列生理变化。这种渴求不仅表现为对酒的连续或反复需求,更体现在个体在停酒后出现的心理及躯体特殊反应。
酒精依赖者的表现多种多样,从对酒的渴求和经常需要饮酒的强迫性体验,到无法控制自己的饮酒行为,再到因饮酒导致的身心问题,无一不彰显着酒精依赖的严重性。随着酒龄的增长,酒精依赖者的饮酒量会不断突破自己的底线,之前的喝酒量已无法满足其对酒的渴望。
这种对酒精的过度依赖,不仅会导致营养不良、消化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生理健康问题,还会引发精神障碍,如幻觉、妄想、兴奋或抑制等。长期大量饮酒者在突然停饮后,还可能表现为意识不清、震颤谵妄等严重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除了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外,酒精依赖还会对家庭和社会产生深远影响。酒精依赖者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对酒精的渴求和戒断反应,还来自于家庭、工作和社会的排斥与误解。家属的过度责备或批评,可能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病情恶化。同时,酒精依赖者还可能出现人格改变,变得自我中心、情绪不稳、敏感多疑、冲动反社会等,对家人的态度也会发生显著变化。此外,酒后驾车等危险行为,不仅危害患者自身的生命安全,还可能危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科学戒酒的必要性
35岁的男性患者李庆从22岁开始接触酒精,酒量逐渐上升,最终无法胜任本职工作并被辞退。25岁的男性患者刘阳在18岁时开始饮酒,父亲离世后加重饮酒量,最终被单位开除。这些案例充分说明,酒精依赖问题已经呈现年轻化趋势,且自行戒酒存在很大风险。
酒精依赖的一大特点,就是人体对酒精的耐受度不断增加,随着程度加深,几乎每个成瘾者每天早上起来就算是空腹都得先饮酒,发展到最后,大多数酒精成瘾者会出现贫血、低蛋白、电解质紊乱等营养不良症状,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专业戒酒方法
专业戒酒机构提供全面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干预。以妙佑医疗国际为例,该机构提供30天住院治疗强化项目和各种门诊项目,由获得成瘾专业委员会认证的精神科医生领导治疗团队,并配备持证酒精和药物成瘾咨询师、持照专业临床咨询师和专门从事成瘾治疗的护士。
药物治疗方面,纳曲酮、阿坎酸、双硫仑等药物被广泛应用于酒精依赖的治疗中。这些药物能够减轻患者的戒断反应,降低对酒精的渴求。心理治疗则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家庭治疗、动机访谈等方法,帮助患者认识到饮酒的危害性,增强戒酒的决心和信心。社会心理干预侧重于为患者提供一个有利于康复的社会环境,减少家庭矛盾和压力。
家庭支持的作用
家庭在戒酒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治疗有助于改善家庭环境,增强家庭成员对患者的支持和理解。家属应多与患者沟通,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同时,家属还应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饮食方面,家属应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提供清淡、细软、易消化的饮食,并鼓励患者少食多餐。对于消瘦的患者,可以选择高能量、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来补充营养。在睡眠方面,家属应关注患者的睡眠状况,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如有需要,可以按医嘱给予安眠药辅助睡眠。
酒精依赖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大社会健康问题。面对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完善诊疗体系、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等多措并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遏制酒精依赖问题的蔓延势头,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预防酒精依赖的发生比治疗更为重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树立正确的饮酒观念,珍惜生命健康,远离酒精依赖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