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食堂防疫新招,你get了吗?
学校食堂防疫新招,你get了吗?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高度重视学校等重点场所的疫情防控工作。与此同时,国务院食安办等五部门也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全面压实学校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这一背景下,各地学校食堂纷纷推出新的防疫和安全措施,为学生打造更加健康、安心的用餐环境。
创新防疫举措,守护学生健康
为有效防范诺如病毒等传染病的传播,学校食堂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性防疫措施。例如,广西南宁市沛鸿小学在晨检时特别增加了对疑似症状的询问,并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加强健康教育。同时,学校还配备了含氯消毒剂“呕吐包”,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呕吐等症状,能够迅速进行隔离和消毒处理。
在食品安全方面,学校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所有食材来源可追溯。对于大宗食材,学校还会定期对供货企业进行现场评价,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在餐饮具消毒方面,鼓励使用热力高温洗碗机,并要求消毒后的餐饮具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GB 14934—2016)的规定。
智慧化管理,提升安全水平
为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推行“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化管理模式。通过安装监控设备,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过程可以实时传输到监管部门和家长的手机上,实现全程透明化管理。此外,一些学校还引入了HACCP、ISO22000等国际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优化用餐环境,提升用餐体验
除了防疫和安全措施的升级,学校食堂还在用餐环境和菜品质量上下足了功夫。一些学校采用“植物园”设计理念,将自然元素融入食堂空间,为学生打造轻松愉悦的用餐氛围。在菜品方面,学校食堂推出了更多特色菜品,如清汤抄手、手工水饺等,受到学生们的广泛好评。
建立应急机制,提升处置能力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置机制。学校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通过桌面推演、现场模拟等方式,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同时,学校还建立了食品安全事件报告制度,确保一旦发生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和处理。
未来展望:校园食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更新,校园食堂正朝着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学校食堂将更多地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服务。同时,绿色环保理念也将进一步融入食堂运营的各个环节,推动校园食堂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学校食堂的这些新变化,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用餐体验,更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保障。在政策的引导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校园食堂的未来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