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职工保险退保新政:未缴满15年怎么办?
2024年职工保险退保新政:未缴满15年怎么办?
2024年,我国职工保险退保政策迎来重要变化。上海人社局最新发布的政策显示,对于未缴满15年社保的参保人员,将提供一次性补缴等解决方案。这一政策调整,不仅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也反映出我国社保制度正在不断完善。
未缴满15年社保怎么办?
根据上海人社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参保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有以下三种处理方案:
延长缴费至满15年:参保人员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待遇领取地延长缴费至满15年。其中,2011年7月1日《社会保险法》实施前参保的人员,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缴费至满15年。
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也可以申请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未转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可以书面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社保经办机构按照程序,经本人书面确认后,终止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哪些情况可以全额退保?
尽管社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在特定情况下可以退还,但要实现“全额退保”却并不容易。根据现行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申请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参保人员死亡:遗属可申请继承其个人账户余额(申请时一并发放丧葬费、抚恤金)。
已在外地享受养老金待遇:已在外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退休并享受养老金待遇的人员,可申请退还本地的个人账户储存额。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缴费不足15年:承诺放弃社保转移、延长缴费等权益的,可申请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未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参保人员出国定居: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可申请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未享受养老金待遇的参保外国人离境:可申请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退还个人账户储存额。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在上述情况下,也只能退还个人缴纳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将进入国家统筹基金。
视同缴费年限如何认定?
对于部分参保人员而言,实际缴费年限加上视同缴费年限,也可能满足领取养老金的条件。视同缴费年限主要包括:
- 1992年7月实行职工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之前,符合国家和省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
- 军人服役期间的军龄。
- 知青下乡期间的知青年限等。
具体认定方法需要通过单位申请,并提交个人档案、职工劳动手册等相关材料。社保部门将根据这些材料审核认定视同缴费年限。
年轻人退保潮:信任危机还是理性选择?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一波年轻人主动退保的现象。据媒体报道,一些年轻人选择退出基本养老保险,宁愿自己存钱养老,也不愿意继续缴纳社保。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年轻人对社保制度的不信任,以及对个人财务规划的重新思考。
一位36岁的自由撰稿人表示,退保是年轻人继续“躺平”的具体表现。他认为,中国的社保基金存在亏空和入不敷出的问题,因此选择退出社保,自己存钱养老。这种观点在年轻群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然而,专家也指出,社保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参加社保仍然是获得基本养老保障的最可靠途径。年轻人在做出退保决定前,需要充分考虑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
结语
2024年职工保险退保新政的出台,为参保人员提供了更多选择和灵活性。然而,无论是选择继续缴费、转入其他保险,还是申请退保,都需要仔细权衡利弊。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社保仍然是最重要的养老保障之一。在做出任何决定前,建议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士,以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