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一场跨越边界的文明对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一场跨越边界的文明对话

引用
人民网
6
来源
1.
http://nm.people.com.cn/n2/2024/1108/c192247-41035354.html
2.
https://theory.gmw.cn/2025-01/17/content_37804491.htm
3.
http://mn.china-embassy.gov.cn/sbjw/202412/t20241219_11502483.htm
4.
http://www.tmjnews.cn/paper.asp?Aid=24031&Fid=3106
5.
http://www.cjcpg.com/index.php/index/view/aid/908.html
6.
http://www.news.cn/politics/20241011/8d4d392a415549a3a956b1bd17de9ff1/c.html

11月4日晚,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的国家大剧院内座无虚席,一场名为《武魂》的少林武术专场演出正在这里上演。30多名功夫表演者轮番登台,表演了少林集体镇山棍、硬气功、少林十八般兵器等精彩节目。刚猛的镇山棍、柔和的八段锦、刚柔相济的八卦掌……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中国武术的精髓,引得现场观众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

“中国功夫真了不起!”蒙古国观众巴雅尔玛激动地说。这是“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系列活动的开幕式,也拉开了为期四天的文化盛宴的序幕。

作为庆祝中蒙建交75周年的重要活动之一,这次内蒙古文化周精心策划了多项活动,旨在让蒙古国民众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除了武术表演,文化周还安排了优秀视听作品展播、中国电影展映、蒙医义诊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在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中,30多部中国优秀影视作品被译制成蒙古语,在蒙古国多个播放平台上展播。蒙古国译制演员却·道尔吉表示,自2015年起,他们团队已经翻译并配音了80多部中国作品,总计超过2000集,涵盖了连续剧、动画片、纪录片、故事片等多种类型。这些作品让蒙古国民众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加深了两国之间的友谊。

在内蒙古出版集团举办的“中国图书阅览室”挂牌仪式上,802册精品图书被赠送给蒙古国生命科技大学。这些图书涵盖了文学、历史、科技等多个领域,将成为蒙古国学生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蒙古国生命科技大学学生孟和巴特尔说:“我和我的很多同学将来都会到中国读研究生,这些图书对我们非常有帮助。”

蒙医义诊活动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派出9位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为200多名患者提供了免费诊疗服务。56岁的乌兰巴托居民刚特木尔在接受治疗后说:“中国医生的诊断非常准确,开的药也很对症,我会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感知中国”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创设的品牌活动,旨在为国外公众提供一个直接了解中国的平台。这次内蒙古文化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也体现了中蒙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正如蒙古国文化体育旅游和青年部国务秘书达瓦扎尔格勒所说:“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蒙中两国文化关系,促进跨境旅游。”

今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75年来,双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大方向,持续深化各领域互利合作,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中国与蒙古国的毗邻省份,充分发挥地理相邻、人文相亲的独特优势,在经贸往来、文化交流、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各领域合作中发挥着重要桥梁作用。

这次文化周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沟通。它让蒙古国民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也让两国人民的心靠得更近。正如一位蒙古国观众所说:“通过这次活动,我对中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也更加向往去中国看看。”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在中蒙建交75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为两国睦邻友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中蒙两国将继续携手前行,共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