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压岁钱:从汉代厌胜钱到现代红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压岁钱:从汉代厌胜钱到现代红包

引用
百度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3%93%E6%AD%B2%E9%8C%A2/68386

压岁钱,又称“厌胜钱”、“大压胜钱”、“压“祟”钱”,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传统习俗之一,主要流行于中国及东南亚的部分国家。农历新年期间,长辈们会在年夜饭后将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予晚辈,意在压制邪祟,确保孩子们平安度过新的一年。

民俗由来

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有给小孩压岁钱的习惯,这一传统源于对儿童特别容易受到不祥之兆或邪恶力量侵害的担忧。因此,在农历新年的前夕,家庭中的长辈会准备一些红包,里面装有钱币,作为压岁钱赠送给家中的晚辈。这些压岁钱被认为具有镇压邪灵的力量,确保孩子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康、平安地成长。

历史沿革

压岁钱起源于汉代,那时也叫厌胜钱,或叫大压胜钱。这种钱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为了佩戴玩赏而专铸成钱币形状的避邪品。到了唐代,宫廷里春日散钱之风盛行。明清时期,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民国以后,压岁钱衍变为用红纸包一百文铜元,其寓意为“长命百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货币改为钞票,家长们则喜欢用号码相连的新钞票发压岁钱,图个吉利。

民俗内容

压岁钱是长辈们给晚辈的红包,象征着对他们传达祝福和好运。分发压岁钱通常是在年夜饭之后进行的家庭活动,有的家庭选择在孩子们入睡后,悄悄地将压岁钱放置于他们的枕头底下,也有的会直接赠与晚辈。然而,在收到红包时当着派发者的面打开被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相关文化

古时有传说,“祟”是一种在除夕夜会摸睡梦中孩子脑袋的妖怪,被摸的孩子会因惊吓而生病甚至变傻。为了保护孩子免受“祟”的侵害,人们会在除夕夜给孩子一些铜钱,并让孩子将这些铜钱放在枕下。据传这些铜钱具有辟邪的作用,能够驱赶“祟”。由于“祟”与“岁”谐音,这种做法逐渐演变成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象征着长辈对晚辈健康成长的美好祝愿和庇护。

传承保护

2024年春节前出现“国际版”压岁钱,这种节日礼品由一套52张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货币组成,每张袋子上还附有一个二维码,扫描后可以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知识。整个红包只需百元左右,既保留了过年的仪式感,又能增长孩子的知识见闻,还能教育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此外,不少家长也开始创新地将孩子的“压岁”礼物变为图书或旅游卡。





社会评价

压岁钱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一直以来都承载着祝福和吉祥的寓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评)

不少老广东人至今坚守只讲“意头”,不比金钱,多少随意,心到即可。要想纠正跟风攀比的不良风气,需要更多群众摒弃“给少了面子挂不住”的纠结,理性对待压岁钱,守护其本义和美好初衷,传递家庭家族、亲人朋友之间的温暖和情义。(《工人日报》 评)

注意事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七条规定,赠与合同是指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而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给孩子压岁钱在法律上被视为一种赠与行为。一旦孩子或其监护人表示接受,并且钱款实际发生转移之时,压岁钱的所有权即归属于孩子所有。

本文原文来自百度百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