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春晚告别背后的那些事儿
赵本山春晚告别背后的那些事儿
2012年,对于中国春晚来说,是一个具有转折意义的年份。这一年,44岁的哈文首次担任春晚总导演,她带着雄心壮志要让春晚“更上一个新台阶”。然而,这个决定却让一位春晚常客不得不离开这个舞台,他就是陪伴了观众21年的赵本山。
理念不合:一场关于“快乐”的争论
哈文导演对春晚的期待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她强调节目的“意义”要大于“有意思”。在她看来,春晚作为一个合家欢的节目,应该传递更多的教育意义和价值观。因此,她提出了一个让许多观众至今都无法理解的标准:“意义要大于有意思”。
然而,赵本山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认为:“春晚小品,它的最大主题是快乐,你那个作品教育不了人,就是我们365天了都在这个教育的过程中走过,就这一晚上你还教育他有用吗?就让他快乐起来,快乐就是主题,没有别的。”
这种理念上的巨大差异,最终导致了赵本山的两个精心准备的节目被毙。面对这样的结果,赵本山选择了带着节目回到家乡辽宁卫视春晚。而这一选择,也创造了一个历史:2012年,辽宁卫视春晚的收视率首次超过了央视春晚。
赵本山的魅力:为什么观众如此怀念?
赵本山的离开,让许多观众感到遗憾。这种遗憾不仅仅是因为少了一个熟悉的面孔,更因为赵本山的小品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他的表演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贴近生活的“农民意识”:赵本山的作品中总是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他塑造的农民形象淳朴敦厚,让观众在其中找到了共鸣。
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无论是眼神、表情还是肢体语言,赵本山都能精准地把握住角色的特点,让观众完全沉浸在他的表演中。
完整的人物塑造:赵本山塑造的每一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逻辑,这种完整性让他的表演更加真实可信。
这些特点,让赵本山的小品成为了春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没有赵本山的春晚,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复出在即?全球巡演开启新篇章
就在观众们还在怀念赵本山的时候,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2025年,赵本山将携赵家班开启全球巡演。这次巡演主题为“2025欢天喜地中国年”,将由赵本山亲自带队,宋小宝、宋晓峰、王小利、程野等人一同亮相海外舞台。巡演将先后在纽约、洛杉矶、圣荷西、新加坡和曼谷等城市举行。
虽然因为安全问题,曼谷站已经宣布延期,但这并不影响观众对这次巡演的期待。一位网友留言说:“姥,我在美国看到赵本山了!”这种兴奋之情,足以说明赵本山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结语:一个时代的记忆
赵本山的离开,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更反映了春晚在娱乐与教育之间的权衡。他的小品,不仅仅是简单的搞笑,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正如他自己所说:“大家都被教育了一年了,最后一天,就留给大家简单纯粹的快乐吧。”
无论未来赵本山是否还会重返春晚,他留给观众的那些经典作品,已经成为了几代人的共同记忆。而这种记忆,是无法被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