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专家共识解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专家共识解读

引用
丁香园
4
来源
1.
http://commercial.dxy.cn/article/880216
2.
https://m.medsci.cn/article/show_article.do?id=74728536535c
3.
http://www.diyalabzjg.com/site/product_detail/267
4.
http://www.cvjc.org.cn/index.php/Column/column/cate_id/17

胸痛是急诊常见的主诉之一,其病因多样,轻重不一,从轻微的肌肉疼痛到致命的心血管事件都有可能。准确识别和诊断胸痛对于挽救患者生命至关重要。近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了《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诊断指南。

01

胸痛的分类与常见病因

胸痛的病因涵盖多个系统,从急诊处理和临床实用角度,可将其分为致命性胸痛和非致命性胸痛两大类。其中,致命性胸痛主要包括:

  •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 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内膜撕裂导致的剧烈胸痛
  • 肺栓塞:以呼吸困难和胸痛为主要表现
  • 张力性气胸:可导致呼吸衰竭和休克

非致命性胸痛则可能由胃食管反流、肌肉骨骼损伤、焦虑等引起。

02

规范化评估流程

详细询问病史

  1. 胸痛的起病方式:缓慢还是急剧?
  2. 胸痛的性质:压迫感、刺痛还是撕裂样?
  3. 胸痛的部位:是否放射至其他部位?
  4. 发作的频率和时间:持续多久?
  5. 诱发因素:与活动、情绪等是否相关?
  6. 伴随症状:是否有出汗、呼吸困难等?
  7. 近期事件:如长途飞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8. 其他:药物使用史、吸烟史、家族史等

重点体格检查

  1. 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 颈部检查:有无颈动脉充盈或怒张
  3. 胸部检查:胸廓形态、呼吸音、心音等
  4. 腹部检查:有无压痛
  5. 下肢检查:有无肿胀(深静脉血栓)

辅助检查

  • 心电图:10分钟内完成首份心电图
  • 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 心脏负荷试验:评估心脏供血情况
  • 胸片和CT:排除其他病因
  • 心血管三项检测:肌钙蛋白、BNP/NT-proBNP、D-二聚体
  • 血常规、生化、电解质等
03

致命性胸痛的识别要点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 胸痛时间更长,程度更重
  • 可在静息时发作
  • 硝酸甘油治疗效果不佳
  • 可伴有大汗、呼吸困难等

主动脉夹层

  • 约半数由高血压引起
  • 骤然发生的剧烈胸痛
  • “撕裂样”或“刀割样”难以忍受的持续性锐痛
  • 可伴休克表现

肺栓塞

  • 最常见症状是呼吸困难和胸痛
  • 可有咯血、烦躁不安
  • 晕厥或意识丧失可能是首发或唯一症状
  • 大面积肺栓塞以低血压和休克为主要表现

张力性气胸

  • 患者烦躁不安,发绀、冷汗
  • 脉速、虚脱、心律失常
  • 患侧胸廓饱满,呼吸运动减弱
  • 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 气管向健侧移位
04

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应用

肌钙蛋白(cTn)

  • 是诊断ACS的核心指标
  • 包括cTnI和cTnT两种亚型
  • 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
  • 是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关键工具

B型利钠肽(BNP)和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

  • 在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发挥作用
  • 反映心脏的压力状态和功能情况
  • 高水平提示心脏代偿机制已启动

D-二聚体

  • 在排除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和肺栓塞中有价值
  • 特别是在中低风险人群中的快速排除能力
  • 结合临床评分和其他检查结果,帮助优化医疗资源使用
05

专家共识的临床指导意义

《胸痛规范化评估与诊断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权威的诊断指南。该共识强调了以下几点:

  1. 胸痛诊断必须建立在充分的病史和查体基础之上
  2. 对致命性胸痛要有充分的敏感性,需逐一排除
  3. 心血管生物标志物的检测要规范化,确保检测质量和时效性
  4. 辅助检查要合理选择,避免过度检查

胸痛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临床思维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遵循专家共识的指导,可以提高胸痛诊断的准确性,减少漏诊和误诊,从而有效挽救生命、改善患者预后。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