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行业未来五大趋势: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需求变革
电力行业未来五大趋势:数字化转型与人才需求变革
到2026年,亚太电力行业ICT市场投资规模将增长至135.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9%。面对宏观经济下行、供应链中断等不利因素与数字技术优势等有利因素的双重影响,电力企业亟需调整业务发展战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党委书记、常务副理事长杨昆指出,未来电力发展应着重加强五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加强低碳引领下的电力系统发展形态与特征研究;二是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发电、柔性直流输电等先进技术创新与升级;三是协调好电力建设、生产领域技术进步和效率效益之间的关系;四是构建数据信息与知识、业务、发展的生态循环体系;五是深化国际合作服务,积极培育跨国前沿电力技术创新主体,实现合作共赢。这些趋势将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行业五大发展趋势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IDC预测显示,到2025年,40%的领先能源供应商将利用GenAI技术(尤其是聊天机器人)来改善客户体验,从而将需要人工回复的客户反馈减少60%以上。同时,50%的电力公司将支持客户参与自定义能源效率和需求响应计划,帮助客户节省15%的用能开支。此外,40%的电力公司将实施GenAI,使得电力设备恢复时间缩短30%,并有助于为现场技术人员建立知识管理平台。
清洁能源发展
截至2023年底,中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较10年前增长了10倍,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58.2%,新增清洁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增量一半以上。同时,中国累计淘汰煤电落后产能超过1亿千瓦,电力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超90%。全社会终端用能电气化率达28%。与2012年相比,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超26%。
电网智能化
到2027年,50%的电网公司将实施数字孪生,以改善电网资产优化,减少计划外停电,同时支持网络扩展模拟。同时,40%的电网公司将在标准规划中部署无线模式,并加大对分布式能源的投入。此外,20%的电力公司将采用多光谱卫星成像和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提高对发电设施及电网设施的巡检效率。
电动汽车服务
到2027年,40%的电力公司将为电动汽车提供综合基础设施、技术和能源服务,有助于加速公共交通脱碳。目前,全国充电设施总量已达1060万台,有效保障了25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一线城市中心城区的公共充电服务半径已经和加油站相当。目前,95%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具备充电能力,超过1/3的省份将充电设施布局到所有乡镇。
网络安全
鉴于黑客事件不断升级,到2027年,30%的电力公司将向安全服务提供商寻求托管服务,形成网络安全即服务模式。此外,由于法规要求提高供应链透明度,到2027年,50%的电力公司将投资ESG数据平台,以建立可持续的供应链,并管理供应链风险。
趋势对电力技术人才的影响
新型技能需求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电力技术人才需要掌握新的技能。例如,AI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网络安全知识等。同时,传统的电力工程知识仍然重要,但需要与新兴技术相结合。
人才结构变化
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的人才需求激增。例如,新能源项目、智能化改造方面的需求人数在逐年增多。同时,一线技能人才短缺,尤其是特殊技能领域。这要求电力企业需要调整人才招聘和培养策略,以满足新的需求。
培训与教育
产教融合、终身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电力企业需要与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新技术和新业务的人才。同时,企业内部也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支持员工的持续学习和发展。
展望未来
电力行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数字化、清洁化、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对电力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只有不断学习、适应变化,才能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业中立足。同时,电力企业也需要调整人才发展战略,以适应行业转型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