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北京中秋习俗大盘点:果子节、月饼节、兔爷摊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北京中秋习俗大盘点:果子节、月饼节、兔爷摊

引用
搜狐
10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09108298_122045972
2.
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09/14/WS66e516a0a310a792b3abc2fd.html
3.
https://news.cctv.com/2024/09/17/ARTI7qNZwMk1sa3MtjVSSg5x240917.shtml
4.
https://culture.gmw.cn/2024-09/14/content_37562300.htm
5.
https://www.visitbeijing.com.cn/article/4JPEP0af0Kx
6.
http://cn.obj.cc/portal.php?mod=list&catid=367
7.
https://www.pishu.cn/zxzx/xwdt/610443.shtml
8.
https://www.beijing.gov.cn/ywdt/gqrd/202409/t20240918_3893953.html
9.
http://www.yiyuanyi.top/guoxue/ms/msmf/201108/55341.html
10.
https://m.zhangyue.com/readbook/11342091/3?p2=EXO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又是一年中秋将至。在北京,这个传统的团圆佳节不仅有赏月、吃月饼等普遍习俗,更有独具特色的“果子节”、“月饼节”和“兔爷摊”,让节日氛围既传统又新潮。

01

果子节:丰收的喜悦

中秋节期间,北京的街头巷尾都会举办热闹的果子节。市场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应季水果,苹果、梨、葡萄、柿子等水果堆成小山,吸引着市民前来选购。这些水果不仅用于家庭食用,更是中秋祭月和馈赠亲友的重要礼品。

在北京人的中秋宴席上,除了传统的清蒸鱼、烤鸭、四喜丸子等硬菜,各式月饼和新鲜水果也是必不可少的。餐餐有鱼,寓意“年年有余”;烤鸭金黄酥脆,象征着富贵吉祥;四喜丸子则寄托了人们对团圆美满生活的向往。餐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品尝月饼和水果,共享天伦之乐。

02

月饼节:从团圆饼到月饼

说到中秋节,怎能少得了月饼?但在老北京,中秋节的主食曾经是“团圆饼”,而非月饼。这种转变背后,蕴含着一段有趣的历史变迁。

据记载,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当时仅是一种点心食品。到了明朝,月饼才逐渐成为中秋节的标志性食品。如今,京式月饼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精美的工艺,成为北京中秋不可或缺的美食。从传统的“自来红”、“自来白”,到创新的冰皮月饼、水果月饼,种类繁多,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口味需求。

03

兔爷摊: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北京,中秋节最具特色的习俗莫过于“请”兔儿爷了。这种源自明代的民俗玩具,不仅是孩子们的最爱,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兔儿爷的造型独特,通常是一个金盔金甲、人身兔首的“太阴君”。它身披红袍,背插令旗,手持玉杵,威风凛凛。头部突出两只竖立的兔耳,三瓣嘴、火焰眉,双眼目光严肃,凝视前方。兔儿爷的坐骑也十分讲究,常见的有老虎、狮子、大象、梅花鹿等。

在旧时北京,每到中秋节前夕,街头巷尾就会出现许多兔爷摊。摊主们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兔儿爷摆放在案头,供人们选购。家家户户都会买上一个,供奉在家中,祈求平安健康。

然而,随着时代变迁,这一传统曾一度没落。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双起翔等老艺人的努力下,兔儿爷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如今,兔儿爷不仅是一种节令玩具,更成为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

04

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近年来,北京各区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中秋主题活动,让传统习俗焕发新生机。例如,石景山区的“月圆京城·情系中华”活动,通过展古韵、看今风、讲传承、品佳节等形式,让参与者近距离感受中秋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活动中,人们可以参观老物件,聆听中秋传说,欣赏传统戏曲,亲手制作月饼和花灯,体验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这些创新性的活动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供给,也让传统习俗得以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北京的中秋习俗,如同这座城市的历史一样,既古老又新潮。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尊祖敬亲、祈福平安的美好愿望,也展现了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勃勃生机。在这个团圆的节日里,让我们一起品味月饼,欣赏兔儿爷,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