憋尿竟然是肾脏在求救?!
憋尿竟然是肾脏在求救?!
“医生,我最近总是感觉腰痛,还伴有发热,这是怎么回事?”小张焦急地询问医生。经过详细检查,医生发现小张的尿路感染已经扩散到肾脏,引发了肾盂肾炎。而这一切的源头,竟然是因为小张长期憋尿的习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憋尿似乎成了很多人的“日常”。工作时,全神贯注忘了时间的流逝;游戏中,沉浸其中忽略了身体的需求;逛街时,急于寻找却总不见洗手间的踪影;假期出行,遭遇大堵车,只能无奈忍耐。然而,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却可能暗藏风险。
憋尿的危害:不只是简单的不适
正常情况下,当膀胱集尿达到200毫升左右时,人就会产生尿意。在大脑和脊椎中枢的调控下,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颈口松开,促使排尿完成。然而,有些人却常常憋尿过度,使得膀胱内尿量达到400毫升甚至500毫升以上。长此以往,会对身体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泌尿系统受损
膀胱功能受损:长期憋尿会导致膀胱逼尿肌无法有效收缩,丧失排尿功能。当大量尿液贮存在膀胱时,沉淀浓缩,尿液中钙盐的饱和度增加,尿路结石的形成概率也随之增加。
尿路感染:憋尿时,膀胱容积胀大,血管受压,黏膜缺血,抵抗力降低,细菌便容易乘虚而入,引发感染或炎症。更危险的是,在憋尿状态下,若遭遇撞击或意外,膀胱破裂的发生率很高,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影响肾脏健康
肾积水:憋尿会导致尿液逆流,引起肾盂肾炎等严重的肾脏感染。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发生,会增加慢性肾病的风险,导致肾脏功能逐渐下降。
肾功能受损:长期憋尿还可能导致肾小管的压力增加,影响肾小球的正常过滤功能,导致肾脏内部的损伤。肾脏受损后,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症状。
心血管系统影响
- 血压升高:憋尿时,身体的交感神经系统会被激活,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这种短暂的应激反应虽然在年轻健康人群中问题不大,但对于老年人或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长期反复的憋尿行为可能带来更大的健康隐患。
心理影响
焦虑与压力:长时间憋尿会导致膀胱过度充盈,身体产生明显的不适感。这种不适感会逐渐转化为焦虑情绪,尤其是在无法及时如厕的情况下。持续的焦虑感会进一步加剧对膀胱功能的负面影响,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睡眠质量下降:夜间憋尿是影响睡眠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中老年人,夜间憋尿会导致频繁起夜,影响深度睡眠,导致白天疲倦、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为什么我们会憋尿?
憋尿的心理反应很复杂。有时候,是因为环境因素,比如找不到厕所或者厕所条件不佳;有时候,是因为专注工作或娱乐活动,忘记了身体的需求;还有时候,是因为害羞或尴尬,不愿意在公共场合上厕所。
研究表明,当人很想尿尿的时候,注意力和工作记忆会显著下降,糟糕的程度和酒醉(血液中酒精浓度 0.05%)、疲劳(持续清醒 24 小时)相似。而且,这种认知能力的下降在尿尿警报解除后才会回到原来的水平。
如何正确对待憋尿?
及时排尿:有尿意时应及时排尿,避免长时间憋尿。憋尿可以憋多久?有憋尿习惯者,长期下来不仅影响膀胱也会造成肾脏相关问题,而经常憋尿超过4小时以上就有可能影响到膀胱功能。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助于预防尿路感染。正常成年人每天饮水量应在1500毫升左右,如果当日有大运动量锻炼或产生汗液,可以适当增加喝水量。
注意个人卫生:每日清洗外阴,保持清洁,减少细菌数量。女性因尿道短且直的特点,憋尿反应比男性更加敏感,长期憋尿更易引发妇科疾病。
合理安排生活:长途旅行或会议前,提前规划好如厕时间,避免因找不到厕所而憋尿。
关注身体信号:当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适度憋尿:多數人都知道憋尿的後果,不過一有尿意就跑廁所,其實對膀胱也不好,「適度」憋尿反而有助於維護膀胱功能。林口長庚醫院高齡泌尿科主任侯鎮邦醫師表示,膀胱的功能為儲存尿液,如果一有尿意就去尿,刻意不讓膀胱發揮該有的功能, 久而久之會使膀胱失去延展性,反而不利泌尿系統的健康。
憋尿虽小,但伤害却大。为了我们的健康,请务必摒弃憋尿的坏习惯,养成及时排尿的好习惯。让膀胱得以轻松呼吸,让身体更加健康。记住,身体的健康永远是最重要的,不要因为一时的忙碌或尴尬,而忽视了身体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