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学秘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的社会学秘密

引用
21经济网
12
来源
1.
https://m.21jingji.com/article/20240814/herald/48725953230d2306a4e590b5b0bf32a6.html
2.
https://blog.csdn.net/weixin_50490363/article/details/138534328
3.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7A027S200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3/20/content_26068475.htm
5.
https://www.sohu.com/a/760747779_121894198
6.
https://caijing.chinadaily.com.cn/a/202402/26/WS65dc56a0a3109f7860dd2fe5.html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L103M480525ICLA.html
8.
https://new.qq.com/rain/a/20240907A058B900
9.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89446
10.
https://www.fxbaogao.com/detail/4152906
11.
http://www.news.cn/fortune/20241010/5060d646793c4d56b37df9c926c521be/c.html
12.
https://www.hypers.com/content/archives/6071
01

从长春到全国:大学生消费困局的冰山一角

2024年,长春大学生每月平均生活费仅为1282元,然而这与部分学生动辄数千元的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反差。这种矛盾,正是许多中国大学生面临的现实写照。根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研究报告》,中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2023年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4763万人,预计2024年在校大学生年度消费规模将达8500亿元。然而,在这庞大的消费规模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

02

大学生消费现状:理性与冲动的拉锯战

调查显示,大学生月均消费主要集中在1000-2000元之间,其中饮食、住宿、交通等基本生活消费占总支出的65.5%。然而,超前消费现象普遍,32.6%的大学生经常透支下月生活费,8.2%的人经常使用信用卡透支。线上消费成为主流,69.2%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APP进行消费,餐饮订购和出行服务是最主要的消费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的消费动机呈现多元化趋势。除了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外,社交娱乐、学习进修等也成为重要消费领域。然而,在消费过程中,从众心理、攀比心理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不容忽视。社交媒体上的“晒单”文化、网红打卡热潮等,都在无形中推动着消费欲望的膨胀。

03

消费行为背后:符号价值与身份认同

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察。他认为,现代社会中商品的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更多的是满足人对物的欲望。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具有象征意义和符号价值。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通过购买和消费特定的商品来彰显自己的身份、所属群体和社会地位。

对于大学生而言,消费行为往往与自我认同和社会归属感紧密相连。在校园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成为评价个人地位的重要标准。从名牌服饰到电子产品,从网红餐厅到旅游打卡,这些消费行为不仅仅是满足物质需求,更是一种身份认同和社会关系的表达。

04

寻找破解之道:理性消费与理财教育

面对大学生消费困境,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理性消费观:大学生需要意识到生活费是父母通过劳动获得的,要珍惜并培养自己规划生活费使用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理性对待消费欲望,不要简单地跟别人比拼,对比别人的开支时要考虑到自己的实际情况。

  2. 加强理财教育:学校和家庭应共同承担起理财教育的责任。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讲座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财知识,培养记账习惯和理财意识。家长可以给予定额生活费,鼓励学生自己决定钱怎么用,如果觉得不够,则自己赚钱来支持开销。

  3. 提供实践机会:鼓励大学生参与勤工俭学、实习等实践活动,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这不仅能缓解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体会到赚钱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每一分钱。

  4. 营造健康氛围: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的消费环境。媒体应避免过度渲染消费主义,多传播理性消费的理念;商家应避免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诱导性营销;学校和家庭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关注学生的消费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05

结语:消费,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大学生消费行为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个人的经济状况和消费观念,更反映了社会转型期的诸多矛盾。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如何平衡物质消费与精神追求,如何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度消费,是每个大学生都需要面对的课题。我们期待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消费真正成为提升生活质量的手段,而非束缚人生的枷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