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版《花千骨》:选角造型引争议,IP改编需谨慎
电影版《花千骨》:选角造型引争议,IP改编需谨慎
电影版《花千骨》自上映以来,引发的最大争议莫过于选角和造型问题。尤其是主演陈都灵、李程彬和茅子俊的造型,更是被网友戏称为“花排骨”、“大白”和“妖魔鬼怪”。这些争议不仅反映了观众对经典IP改编的高要求,更折射出电影在选角、造型设计乃至整体制作上的诸多问题。
选角争议:从“大白”到“花排骨”
在电影版中,李程彬饰演的白子画被观众吐槽为“大白”。原著中,白子画被描述为“清冷孤傲”的绝世美男,而李程彬的造型却让人大跌眼镜。不仅古装造型显得脸型崎岖,白色服装更衬得他皮肤黝黑,与原著中“白衣胜雪”的形象相去甚远。有观众直言:“这根本就不是白子画,说是黑子画都差不多。”
相比之下,陈都灵饰演的花千骨虽然保留了一丝灵气,但造型设计过于平庸。尤其是双发髻的造型,被网友调侃为“丫鬟造型”。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花千骨黑化后的造型,化妆师似乎把“黑”贯彻到底,从妆容到服装全是黑色系,让人联想到《笑傲江湖》中的梅超风。
茅子俊饰演的杀阡陌也引发争议。原著中杀阡陌是妖娆霸气的魔界之主,而电影中茅子俊的造型却显得硬朗有余,柔美不足。当花千骨一声“姐姐”叫出口时,不少观众表示“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剧情改编:从IP改编到“魔改”
除了选角和造型,电影版的剧情改编也饱受诟病。原本几十集的电视剧内容被压缩到两个多小时,导致剧情跳跃严重,人物性格塑造扁平。例如,笙萧默这个角色在电影中被设定为最大反派,其黑化理由竟然是嫉妒紫熏对白子画的感情,这样的设定让观众难以信服。
更令人失望的是,电影版似乎想重新塑造花千骨和杀阡陌的CP关系,却忽视了原著中花千骨和白子画的感情线。这种随意改动不仅让原著粉不满,也让新观众感到困惑。
制作质量:特效化妆都不尽如人意
从特效到化妆,电影版的制作质量都未能达到观众预期。特效场面虽然宏大,但细节处理粗糙,缺乏质感。化妆方面更是槽点满满,不仅主要演员的造型被吐槽,连配角的妆造也显得廉价。
市场定位:错判形势的奇幻片
从市场角度来看,电影版《花千骨》的定位也存在问题。在当前奇幻片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选择这一类型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加之近年来观众对大IP改编的态度日趋谨慎,电影版《花千骨》的失败似乎在所难免。
据媒体报道,该片的投资成本在5000万到8000万之间,但目前预测最终票房仅有700多万。这样的票房表现不仅让投资方蒙受损失,也让主创团队的努力付之东流。
结语:IP改编需谨慎
电影版《花千骨》的失败,给未来的IP改编提供了重要启示。一个成功的IP改编,不仅需要尊重原著精神,更要考虑观众审美和市场趋势。选角、造型、剧情、制作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打磨,才能打造出真正让观众满意的作品。
对于《花千骨》这个经典IP来说,电影版的尝试虽然失败,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已经失去价值。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其他形式的改编,让这个动人的故事以新的面貌再次呈现在观众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