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底血筛查,这些关键信息家长要知道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这些关键信息家长要知道
新生儿足底血筛查是宝宝出生后的一项重要健康检查,通过这项简单却意义深远的检测,医生能够及早发现并干预一些可能影响孩子一生的先天性疾病。然而,很多新手爸妈对这项检查并不了解,甚至会忽视其重要性。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新生儿足底血筛查的那些事儿。
什么是足底血筛查?
足底血筛查,顾名思义,就是通过采集新生儿足底的血液样本进行疾病筛查。这项检查主要针对一些先天性、遗传性的代谢疾病,这些疾病在新生儿期可能没有任何异常表现,但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缺陷。
目前,我国新生儿足底血筛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疾病: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可能导致智力和生长发育迟缓,如果能在宝宝2个月内确诊并开始治疗,通常可以避免严重后果;但如果延误至2岁以后才发现,智力损害往往难以逆转。
苯丙酮尿症:会损伤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智力衰退。早期诊断后,通过使用特殊配方奶粉替代普通奶粉或母乳喂养,可有效阻止大脑受损。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症状包括女性男性化、男性性早熟以及电解质紊乱等。确诊后需终身服药控制病情。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蚕豆病):平时无明显症状,但接触蚕豆或某些药物后可能引发急性溶血,甚至危及生命。确诊后需严格避免相关诱因。
此外,筛查还涵盖其他遗传代谢病,如枫糖尿症、甲基丙二酸血症等罕见疾病。
为什么选择48小时后采血?
新生儿在出生48小时后采血,能避开生理性的促甲状腺激素上升期,减少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的发生。同时,确保宝宝充分哺乳后再采血,有助于提高苯丙酮尿症筛查的准确性。
筛查流程和注意事项
采血时间: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正在治疗疾病的新生儿、提前出院者等)未采血者,采血时间一般不超过出生后20天。
采血过程:医护人员会在宝宝的足跟处轻轻刺破皮肤,采集3-4滴血液,然后将血液滴在专用的滤纸上,干燥后送至实验室检测。
结果解读:
- 如果筛查结果正常,医院通常不会专门通知,家长可以在医院提供的查询系统中自行查询结果。
- 如果收到复查通知,不要过于紧张,这并不意味着宝宝一定有问题。复查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样本采集不合格、检测结果处于临界值等。重要的是尽快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复查。
筛查的意义
足底血筛查是预防先天残疾的关键措施之一。它不仅帮助及时发现隐匿的健康问题,还能让宝宝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避免严重的生长发育障碍和智力缺陷。
作为父母,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新生儿足底血筛查就是实现这个心愿的第一步。这小小的一滴血,承载着对孩子未来健康的巨大保障。所以,为了宝宝的健康,请不要忽视这项重要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