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配料酒,真的没问题?
头孢配料酒,真的没问题?
“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这句看似玩笑的俗语,实际上道出了一个严肃的医学事实:头孢类药物与酒精的组合,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
双硫仑样反应,又称戒酒硫样反应,是一种药物不良反应。当使用含有甲硫四氮唑结构的药物(如某些头孢菌素类药物)后,这些药物会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活性,阻碍乙醇代谢,导致体内乙醛浓度升高并发生蓄积,从而引起乙醛中毒。
乙醛蓄积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突然面色潮红、心慌、气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率可达每分钟120次以上;少数症状严重者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绞痛、烦躁不安、视觉模糊、精神错乱等,需立即进行抢救。双硫仑样反应多出现在饮酒后的5~10分钟内,症状持续时间在30分钟到数小时不等。随着用药剂量和饮酒量的增加,症状会随之加重。过敏体质人群及老年人的症状更为严重,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抢救,可能存在死亡风险。
料酒中的酒精含量
料酒是日常烹饪中常用的调味品,主要分为三大类:谷物酿造料酒、烹饪黄酒和调味料酒。其中,谷物酿造料酒和烹饪黄酒的酒精含量相对较高,一般在10%-15%之间。虽然在烹饪过程中,大部分酒精会在高温下挥发,但具体残留量会因烹饪方法和时间而异。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春玲教授指出,烹调完毕后,料酒所含的绝大部分酒精因为受热而挥发,不会大量存留在菜肴内。但是,不排除因为料酒放得过晚或者放入过多,导致菜肴里有一定量的酒精。所以,一顿饭过多食用含有料酒的菜肴,也有可能被测出酒驾。
服用头孢期间使用料酒的风险
虽然料酒在烹饪中的酒精残留量可能不高,但对于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的人来说,任何酒精摄入都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因此,即使是在烹饪中使用料酒,也可能带来潜在风险。
医生建议,在服用头孢菌素期间不能饮酒,服用头孢菌素3天后,多数患者可以饮酒,可能多数药品已经被清除、代谢完毕,不会发生酒精和头孢的相互作用,不容易导致双硫仑反应。如果患者年龄比较大,存在肝肾功能不全,建议延长停药与喝酒之间的时间,建议停用头孢菌素1周后再饮酒更加安全。
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需要经过代谢的过程,代谢时间与药物的半衰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经过5个半衰期以上,体内的绝大多数药品可以清除完毕。对于多数的头孢菌素而言,半衰期通常比较短,停用药物3天之后,多数头孢菌素或者大多数人群,药物基本已经被清除完毕。
安全建议
- 在服用头孢类药物期间,应严格避免任何形式的酒精摄入,包括含酒精的调味品如料酒。
- 停药后至少3天内不要饮酒,对于老年人或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建议停药1周后再饮酒。
- 如果不确定某种调味品是否含酒精,最好在使用前仔细阅读成分标签。
- 如果在服药期间不慎摄入了含酒精的食品或饮料,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建议。
用药安全无小事,尤其是在服用抗生素期间,更应该严格遵守医嘱,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如果你正在服用头孢类药物,请务必远离酒精,包括烹饪时的料酒。为了自己的健康,不要轻易尝试“头孢配酒”的危险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