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倾城之恋》里的现代爱情观:从白流苏到当代女性的独立之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倾城之恋》里的现代爱情观:从白流苏到当代女性的独立之路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09/19/content_30027901.html
2.
https://afterschool.com.hk/blog/512-dse-%E4%B8%AD%E6%96%87-%E5%82%BE%E5%9F%8E%E4%B9%8B%E6%88%80-%E5%BC%B5%E6%84%9B%E7%8E%B2/
3.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58408998&efid=2ScsR5666jFjcMNrY300yA
4.
https://m.qidian.com/ask/qammixarhbp
5.
https://docs.feishu.cn/v/wiki/HepfwTIZ1iwHx2k6IGjcKmg1nJg/af
6.
http://www.rmlt.com.cn/2024/0715/707348.shtml
7.
https://afterschool.com.hk/blog/512-dse-%E4%B8%AD%E6%96%87-%E5%82%BE%E5%9F%8E%E4%B9%8B%E6%88%80-%E5%BC%B5%E6%84%9B%E7%8E%B2/#%E5%82%BE%E5%9F%8E%E4%B9%8B%E6%88%80%E5%AF%AB%E4%BD%9C%E6%8A%80%E5%B7%A7
8.
https://afterschool.com.hk/blog/512-dse-%E4%B8%AD%E6%96%87-%E5%82%BE%E5%9F%8E%E4%B9%8B%E6%88%80-%E5%BC%B5%E6%84%9B%E7%8E%B2/#%E5%82%BE%E5%9F%8E%E4%B9%8B%E6%88%80%E8%A7%92%E8%89%B2%E6%80%A7%E6%A0%BC%E5%88%86%E6%9E%90
9.
https://news.tju.edu.cn/info/1005/72383.htm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以1940年代的香港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爱情故事。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爱情小说,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和爱情观。

01

人物关系的现代解读

白流苏是一个典型的旧时代女性,但她身上却闪耀着现代女性的光芒。她出身于没落的上海富商家庭,早年丧夫,被家人视为累赘。面对家族的冷漠与压迫,她没有选择屈服,而是决定离开上海,前往香港投靠姑母梁太太。这一决定展现了她的独立意识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遇到范柳原后,她没有轻易陷入情感的漩涡,而是始终保持清醒,这与现代女性在爱情中的自我认知不谋而合。

范柳原则是一个典型的现代都市男性形象。他出身富裕,接受过西方教育,对感情持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对白流苏的追求,起初更多是一种游戏心态,这反映了现代人在面对感情时的矛盾心理。然而,在经历战争的生死考验后,他逐渐认识到爱情与陪伴的价值,从一个情场浪子变成一个愿意承担责任的伴侣。这种转变,正是现代人在经历生活磨砺后,对爱情态度的转变写照。

梁太太和白家人的形象,则反映了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功利性。梁太太作为一个成功的殖民地贵妇,精明而世俗,对待白流苏的帮助带有明显的算计。白家人则将白流苏视为家庭利益的工具,这种功利主义在当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中。

02

爱情观念的演变

《倾城之恋》中的爱情,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白流苏和范柳原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受到战争的影响。香港的沦陷,成为了他们婚姻的催化剂。这种命运的安排,与现代人对爱情的理解大不同。在当代社会,个人选择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正如电视剧《我们不能是朋友》所展现的,现代人在面对复杂情感时,更倾向于追求个人的幸福,而不是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

亦舒的小说中,女性被鼓励拥有独立自主的情爱人格。她们不应把爱情作为唯一寄托,而应该努力让自己强大,成为自己的依靠。这种观点在《倾城之恋》中也有所体现。白流苏在面对范柳原的情感试探时,始终保持冷静,不轻易被感情左右,展现了对自身价值的尊重。

03

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根据人民智库的调查,近半数青年更偏好线上社交,三成青年在线上社交和线下社交中投入的时间差不多。这种“圈群化”的社交方式,使得人们更容易在特定的兴趣圈子中找到共鸣,但也可能导致人际关系的疏离。

“参与式”和“沉浸式”社交成为青年群体的新选择。这些活动不仅提供了社交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满足感和获得感。这种社交方式的转变,也影响了现代人的爱情观。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寻找能够带来即时满足感的关系,而不是传统的、需要长期经营的婚姻。

此外,当代社会中“强关系”的逐渐弱化,也对爱情关系产生了影响。在传统社会中,婚姻往往受到家族、亲缘等强关系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主义的崛起使得爱情关系更加独立,但也带来了不确定性。人们更倾向于从“弱关系”中寻求支持,比如网友、专业人士等,而不是依赖传统的家庭关系。

04

结语

《倾城之恋》虽然写于70多年前,但其中蕴含的爱情观和对人际关系的洞察,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它让我们看到,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中对爱的渴望、对自由的追求、对尊严的坚守,始终是不变的主题。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或许应该从白流苏和范柳原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学会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寻找平衡,在个人选择与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和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