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健康教育从跑步开始
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健康教育从跑步开始
2024年12月26日,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以下简称“大三中”)的操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马拉松正在火热进行。与传统竞技性马拉松不同,这场名为“阳光杯”的校园马拉松更像是一场全校师生的健康派对。
“阳光杯”马拉松:让运动成为习惯
“每个人都是自己身体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希望通过运动,让大家学会和‘自己’比较,努力成为不一样的‘自己’。”大三中党总支书记李先全道出了这场马拉松的初衷。
这场马拉松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平安、个性、诚信、协同。参赛选手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1公里、3公里、5公里的不同组别,比赛过程中只有配速员,没有计时员,不设置最好成绩,只要全程参与跑完就有奖。这种淡化竞技、强调参与的理念,让运动真正成为了学生的日常习惯。
初二三班的班主任刘强对此深有感触。他回忆起刚接手这个班级时,许多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比较棘手。于是,他每天早上带着学生们在400米的操场上跑步。“运动,在挥洒汗水的时候,也能舒缓情绪。”从那时起,每天早晨7:15左右开始晨跑,成为了初二三班学生每天坚持的运动习惯。
体育与心理:双向奔赴的教育
在大三中,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身体的锻炼,更是心理健康的催化剂。初二三班的吴浩轩参加了这次马拉松5公里的组别。他说,跑步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遇到困难不再退缩,即使放假,他也依然坚持每天跑步。
这种变化并非个例。从初一到现在的一年半时间里,许多学生在运动中找到了自我价值。有的学生变得更健康了,有的体型有了很大的变化。而“运动使人更阳光”,成为了他们在学习中战胜困难的一种决心。
七维课程:全方位的健康教育
大三中的健康教育并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活动。学校构建了“大思政引领、科技化赋能、跨学科融合”项目式七维选修课体系,其中就包括“绿美”维度的生命健康课程。这些课程与学校“让生命更阳光”的办学理念相呼应,从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与重庆大学合作,开展高端STEM课程。重庆大学的张育新教授团队、周小元教授团队、朱涛教授团队、陈一教授团队,为学生们带来了含金量十足的科学课程。这些课程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为健康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操场到课堂:健康教育的未来
作为南开共同体·南渝集团校成员,大三中坚持“天天有运动、周周有比赛、月月有活动、每期有运动会”的目标。学校不仅重视体育运动,更将体育视为科学、文化、精神、实践的载体。通过开展足球、篮球、摔跤、田径等多样化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运动中寻找到自我的价值,发现自我的人生目标。
未来,大三中将继续深化健康教育课程,探索更多元的教育模式。学校将以“让生命更阳光”为指引,不断优化体育活动和健康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