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IGO & NKF联手推荐:慢性肾病早期筛查指南
KDIGO & NKF联手推荐:慢性肾病早期筛查指南
2019年,慢性肾脏病(CKD)已影响全球超过8.5亿人,导致310多万人死亡。目前,肾脏病是第八大死亡原因,如果不加以解决,预计到2040年,它将成为第五大死亡原因。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国际权威机构KDIGO(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和NKF(美国国家肾脏病基金会)联合发布了最新版慢性肾病早期筛查指南,为全球肾病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需要早期筛查?
慢性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因为其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发展到晚期。然而,研究表明,通过早期筛查和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的发生率。因此,定期进行肾功能检查,对于高危人群尤为重要。
谁需要特别关注?
根据最新指南,以下人群应定期进行肾功能筛查:
- 年龄≥65岁的老年人
- 糖尿病患者
- 高血压患者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 高尿酸血症患者
- 肥胖人群
- 长期吸烟者
- 长期服用可能影响肾脏的药物的人
- 有肾脏病家族史的人
- 泌尿系统结石或梗阻性肾病患者
- 急性肾损伤病史者
- 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者
如何进行早期筛查?
尿液筛查:尿常规检查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常用的筛查方法。如果随机尿液样本的ACR结果>30 mg/g,需要进一步检查。
肾功能检测:血清肌酐和血清胱抑素C是评估肾功能的重要指标。对于肌肉含量较低或营养不良的患者,建议采用血肌酐联合血清胱抑素C的CKD-EPIcr-cyst公式评估肾小球滤过率(GFR)。
肾脏超声:可以检查肾脏的大小、形态和结构,有助于发现肾脏病变。
其他无创筛查手段:如尿液视黄醇结合蛋白、α1微球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肾小管损伤标志物,对于疑似遗传性肾病或有肾病家族史的患者,还可以进行基因筛查。
筛查频率建议
- 对于CKD高危人群,建议每6-12个月进行一次尿常规、ACR和肾功能检测。
- 对于不伴CKD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相关检查。
- 筛查开始时机、检测频率及终止时机应基于危险因素、患者意愿及预期寿命个体化调整。
早期筛查的意义
早期筛查不仅能帮助及早发现肾功能异常,还能通过及时干预延缓疾病进展。研究表明,通过控制血压、血糖,调整饮食结构,以及合理使用药物,可以有效保护肾功能,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慢性肾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个人而言,定期进行肾功能筛查,关注肾健康,是预防疾病、保护生命的重要一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重视肾脏健康,积极采取行动,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健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