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新高铁开通,兰州迎来经济腾飞
兰新高铁开通,兰州迎来经济腾飞
2014年12月26日,全长1786公里的兰新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世界上一次性建成通车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作为连接甘肃兰州和新疆乌鲁木齐的重要通道,兰新高铁不仅大大缩短了西北地区的时空距离,更为沿线城市尤其是兰州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交通便捷性大幅提升
兰新高铁的开通,让乌鲁木齐到兰州的铁路出行时间从25小时压缩至11小时50分,兰州至西宁更是进入了1小时“高铁圈”。这种时空距离的大幅缩短,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更为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创造了条件。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以门源县为例,这个距离西宁150公里的县城,因为兰新高铁的开通而迎来了旅游发展的春天。据统计,目前门源县宾馆数量比2014年增长3.8倍,农家乐增长11.8倍,旅游从业人员增长3.2倍。类似的变化在兰新高铁沿线屡见不鲜,甘肃积极推进河西走廊旅游环线建设,推出“环西部火车游”经典丝路游,构建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链,2023年接待游客8699.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4.1亿元。
货运能力显著增强
兰新高铁开通后,铁路部门将部分普速旅客列车调整至高铁运行,释放了兰新铁路的货运能力。2023年兰新铁路完成货运量25114万吨,较2014年增长47.1%,其中煤炭运输量增长更是高达124.3%。依托阿拉山口、霍尔果斯两大铁路口岸,中欧班列、中亚班列保持强劲增长态势,2023年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4421列,较2014年增长45倍。
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
兰新高铁的开通,为甘肃这个东西绵延1600多公里的“黄金通道”注入了新的活力。2016年,甘肃(兰州)国际陆港首列“兰州号”(兰州—日喀则—加德满都)南亚公铁联运国际货运列车发运成功。此后,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先后打通阿拉山口、二连浩特、霍尔果斯等10个口岸通道,班列可通达德国杜伊斯堡、汉堡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等22个国家34个城市。2023年,甘肃省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12.21亿元,同比增长20%。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兰新高铁的开通,不仅改善了沿线城市的交通条件,更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坚实支撑。以兰州为中心,西北地区的铁路网越织越密,截至2024年5月底,甘肃、青海、新疆三省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7685公里,相较于2013年底增长92.3%。铁路密布、高铁飞驰,西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愈发紧密,为区域协调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
兰新高铁的开通,不仅是一条铁路的简单延伸,更是一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它带来的不仅是速度上的飞跃,更为兰州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发展动能。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兰新高铁必将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