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教你科学减肥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教你科学减肥
“肥胖不是简单的体重问题,而是影响全身健康的慢性疾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减重门诊内分泌主任医师袁振芳教授如是说。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19年教育管理研讨会上,袁教授详细解析了科学减肥的方法,强调减肥的关键在于长期坚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
肥胖的危害:不只是外观问题
近年来,肥胖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据《生命时报》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全球卫生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体重增加会加速肺功能衰退。这项持续20年的追踪研究显示,中年时期体重增长多的人,老年后肺功能下降速度更快。研究者指出,腹部和胸部堆积的大量脂肪会限制肺的空间扩张,同时脂肪生成的炎症性化学物质会损害肺功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肥胖还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指出,身体脂肪过多与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乳腺癌、子宫癌、结直肠癌等。研究显示,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年龄正在年轻化,50-64岁人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临床上,根据脂肪分布特点,肥胖主要分为两类:
- 中心性肥胖:内脏脂肪增加,脂肪多堆积在腹部,形成苹果型体型,对内脏器官影响较大
- 外周性肥胖:皮下脂肪增加,脂肪多堆积在臀部,形成梨型体型,相对危害较小
科学减肥:从生活方式到医疗干预
饮食调整:三种模式任你选
袁振芳教授推荐了三种科学的饮食减重方法:
- 高蛋白膳食模式:将饮食中的蛋白质供给比例增加到20%以上,适合普通肥胖者
- 限能量平衡膳食模式:在保证膳食平衡的情况下减少每种营养物质的摄入,适合有肾病的患者
- 轻断食模式:一周内5天正常进食,其他2天摄入平常的1/4能量,适合无法接受前两种模式的人
运动锻炼:无氧加有氧效果佳
袁教授建议,运动应结合无氧和有氧两种方式:
- 先做无氧运动(如卷腹、仰卧举腿)消耗体内多余的糖
- 再做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进一步消耗脂肪
- 每次运动时间:无氧15-20分钟,有氧30-40分钟,每周至少4-5次
医疗干预:多学科协作新模式
对于中重度肥胖患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采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整合内分泌科、营养科、运动医学科等多学科资源,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
- 药物治疗: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
- 针灸疗法:通过毫针、耳穴、穴位埋线等方式调节身体机能
- 手术治疗:对于其他方法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袖状胃切除术或Roux-en-Y胃旁路术等减重手术
轻断食:一种新型减重方式
最近,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机构的研究显示,“16+8轻断食”模式不仅有助于减重,还能改善免疫系统和肠道菌群。这种模式要求在一天24小时中,8小时内完成三餐,其余16小时不摄入或减少摄入热量。
袁振芳教授解释说,这种限时进食方式是基于人体的生物节律,通过“空腹-进食”的交替触发新陈代谢转换,达到修复和新生的效果。研究显示,轻断食组中96%的参与者体重有所下降,大多数人体重减轻2%-4%。
但袁教授也提醒,轻断食并不适合所有人,如体脂率低于19%、营养不良的人,以及孕产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都不宜尝试。同时,轻断食不宜长期进行,建议每次控制在1个月,一年内可进行2-3次。
结语:科学减重,贵在坚持
袁振芳教授强调,科学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它不仅需要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更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减重方法。无论是生活方式调整还是医疗干预,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毅力。
记住,减肥的最终目标不是单纯的减重,而是获得健康的身体和高质量的生活。让我们在科学的指导下,开启健康减重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