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功勋》:郑晓龙导演的现实主义力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功勋》:郑晓龙导演的现实主义力作

引用
新华网
9
来源
1.
http://www.xinhuanet.com/ent/20240906/f9e02c47bc3b4fe1802e9ef16c0a550f/c.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074265
3.
https://www.lifeweek.com.cn/h5/article/detail.do?artId=229604
4.
https://m.sohu.com/a/826188344_121924583/?pvid=000115_3w_a
5.
https://m.sohu.com/a/771274901_121625581/?pvid=000115_3w_a
6.
http://cul.china.com.cn/2024-09/30/content_42930198.htm
7.
https://www.sohu.com/a/808861832_121956424
8.
http://www.news.cn/ent/20240906/f9e02c47bc3b4fe1802e9ef16c0a550f/c.html
9.
https://j.021east.com/m/1716429624032199

2021年国庆档,一部聚焦“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电视剧《功勋》引发全民追剧热潮。这部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的重大现实题材剧,以独特的现实主义手法和创新的单元剧形式,讲述了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故事。该剧不仅收获了豆瓣9分以上的高分评价,更与《觉醒年代》《山海情》一起被列为国剧“年度三甲”,成为主旋律作品创新表达的典范。

01

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

作为中国电视剧事业的第一批拓荒人,郑晓龙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在接受采访时,他提到:“近几年,影视创作开始向现实主义回归,回到反映生活、反映时代的创作态度,越来越多的电视剧开始往现实里走,往人心里走,往人性的里面去,这是一个好现象,我觉得这才叫走到一条创作的正路上,让我们的影视行业真正繁荣起来。”

在《功勋》的创作中,郑晓龙明确提出“平凡人做了不平凡的事”的理念,要求创作团队避免将功勋人物神化,而是要展现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他强调:“角色越是高高在上就离观众越远,写英模是让大家学习的,展现英模人物作为普通人的一面,让人觉得英雄就在我们身边,才能拉近和观众之间的距离。”

02

创新的叙事手法

为了更好地展现功勋人物的故事,《功勋》采用了单元剧的形式,每个单元由不同的导演执导,采用不同的叙事风格。这种创新的结构既保证了每个故事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通过统一的现实主义基调实现了整体的和谐。

在创作过程中,郑晓龙要求每个单元的主创团队必须深入采访功勋人物及其亲友同事,确保剧本的真实性和严谨性。他特别强调要“抓住功勋人物的个性讲故事”,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的独特魅力。

例如,在《屠呦呦的礼物》单元中,郑晓龙和妻子王小平通过大量采访,发现了屠呦呦“不善人际关系,有时还顶撞领导”的独特性格。剧中,周迅饰演的屠呦呦因为专注科研,经常对身边的邻居视而不见,甚至忽略了家庭和孩子。这种真实而立体的人物塑造,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科学家形象,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英雄。

03

真实的力量

《功勋》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真实性的坚持。郑晓龙认为:“优秀作品的核心是真实,现实主义创作要直面现实、反映现实,通过真实人物形象反映现实生活和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

在创作过程中,郑晓龙要求每个单元的剧组都要“尊重时代真实的逻辑,也要忠于功勋人物生而为人的情感”。这种对真实性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对历史事实的还原上,更体现在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上。

例如,在《无名英雄于敏》单元中,科学家以身许国的一幕不是发生在宏大场景中,而是在路边的馄饨摊。领导问于敏是否愿意加入氢弹理论预研工作时说:“点了头,你就得一辈子默默无闻、隐姓埋名,那是带到坟墓里去的秘密,谁也不知道你在干吗,家人会以为你犯了错误。”于敏一边闷头吃馄饨一边说:“咱不能让别人欺负,国家存亡的事儿必须干。”这种平实而真实的表达,反而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04

广泛的社会影响

《功勋》的播出引发了广泛的社会反响,特别是在年轻观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统计,该剧在三家平台的观众中,18-39岁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67%,二三四五线城市观众占比超过70%。这种跨年龄、跨地域的传播效果,充分证明了该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该剧的成功也体现了主旋律作品的创新表达和传播效果。通过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特别是年轻观众。这种创新的表达方式,为未来的主旋律作品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功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更在于其对现实主义创作的坚守和创新。正如郑晓龙所说:“现实主义作品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功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社会意义,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为未来的现实主义创作树立了新的标杆。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