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慢性荨麻疹的“三要、一不”管理法则
专家教你:慢性荨麻疹的“三要、一不”管理法则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据统计,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概率会发生荨麻疹,其中约23.3%的华人都曾出现过相关症状。在台湾,每5个人中就有1人曾有长荨麻疹的经历。这种疾病不仅影响皮肤外观,还会带来剧烈的瘙痒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什么是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分为两种类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约占60%,诱发型荨麻疹约占40%。其主要症状是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十年之久。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荨麻疹与一般过敏不同,它与自身免疫系统失调有关,而非外界过敏原直接导致。
“三要、一不”管理原则
针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和管理,林口长庚医院皮肤部皮肤免疫科药物过敏中心主任陈俊宾和台中荣民总医院过敏免疫风湿科主治医师陈怡行提出了“三要、一不”的管理原则:
要就医
如果出现红、肿、痒等症状超过6周,建议尽快到大型医院就诊。由于慢性荨麻疹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过敏反应,很多患者往往在发病5个月后才开始正规治疗。及早诊断有助于及早控制病情。
要持续
持续用药是控制慢性荨麻疹的关键。只有通过稳定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疾病,清除病灶。如果只是在发作时才用药,可能会导致治疗周期延长,病情反复。
要反馈
治疗期间要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和任何不适。这有助于医生调整用药方案,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不依赖类固醇
避免仅在发作时使用类固醇。过度依赖类固醇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弹,甚至引发水牛肩、月亮脸、青光眼、白内障等副作用。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其他更安全有效的药物。
药物治疗方案
目前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用药物包括:
抗组胺药:第一代如苯海拉明,第二代如西替利嗪,第三代如地氯雷他定等。其中第二代和第三代副作用较少,是目前的首选药物。
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可以使用生物制剂治疗。研究显示,生物制剂可以使约70%的患者摆脱症状,近半数患者症状快速清除。
日常管理和预防
除了药物治疗,日常管理也非常重要:
饮食预防:避免食用容易诱发荨麻疹的食物,如羊肉、牛肉、辛辣食物等。建议多补充维生素C,以降低炎症反应。
生活预防:注意个人体质对不同因素的反应,比如对冷热敏感的人应逐步适应温度变化,因出汗诱发的患者要注意保持身体干爽。
心理预防:保持健康心态,及时缓解压力。情绪问题可能加重病情,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病情控制。
慢性荨麻疹虽然难以根治,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发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早就医,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记住,“三要、一不”是管理慢性荨麻疹的重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