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行动》:演员潜水训练揭秘,春节档大片来袭!
《蛟龙行动》:演员潜水训练揭秘,春节档大片来袭!
“教练在黑暗中拔掉了我们的氧气罐,摘掉我们的面镜,视线全是模糊的。”这是演员于适在回忆《蛟龙行动》水下训练时的一幕。这部即将在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作为《红海行动》的续作,将战场从陆地转移到了深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然而,为了呈现真实的水下战斗场景,演员们经历了堪称“魔鬼”的训练过程。
从陆地到深海:前所未有的挑战
《蛟龙行动》的故事发生在伊维亚内战结束后,M国为了一己私利,再次策划阴谋,将这个国家推向恐慌的边缘。与前作不同的是,这次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海底,蛟龙小队将搭乘“龙鲸号”核潜艇,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深海作战。
为了真实呈现水下战斗场景,导演林超贤决定采用实拍为主的方式。这不仅要求演员们具备专业的潜水技能,还要能在极端环境下完成高难度的动作戏。因此,演员们需要接受的训练,远超普通意义上的“表演训练”。
“魔鬼”训练:从恐惧到征服
演员们接受的训练堪称“魔鬼级”。这不是简单的潜水课程,而是接近特种部队级别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潜水技巧、水下生存、应急反应以及军事技能。演员们需要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技能,并在极端环境下保持冷静。
黄轩回忆起训练时说:“这是我拍戏以来,训练时间最长的一次。”演员们不仅要学习潜水,还要在水下完成各种动作戏。为了模拟实战环境,教练会制造各种突发状况。于适回忆道:“教练会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拔掉氧气罐,摘掉面镜,让我们在视线模糊的情况下应对突发情况。”
对于本身就有些“恐水”的蒋璐霞来说,这次的训练更是巨大的挑战。她曾在一次实拍中遭遇严重危机:“当时我氧气瓶里一点气都没有了,吸了三大口水。身上的装备浸水后有70多斤,我往外逃但发现根本没有力气,那种恐惧感到现在想起来还是会起鸡皮疙瘩。”
韩东君则需要在水下携带重达90斤的装备完成动作戏。他回忆说:“有一场戏我的枪被卡住了,我努力挣脱,大概有二三十秒钟,导演也没喊‘cut’。我明白,导演想要的是真实,只有真实才能让观众感受到紧张和震撼。”
真实呈现:为艺术追求付出一切
这种严苛的训练不仅是为了完成拍摄,更是为了呈现最真实的效果。林超贤导演一直追求真实感,他认为只有真实才能打动观众。因此,他要求演员们不仅要完成动作,还要在极端环境下保持表演状态。
演员们在训练中的付出,最终在拍摄中得到了体现。在零下十几度的水温中,演员们需要长时间保持表演状态。蒋璐霞甚至在生理期也坚持拍摄,她的专业精神令人敬佩。黄轩也表示:“这次的训练已经不要命了,但为了电影,大家都拼了。”
这种追求真实的决心,也体现在电影的制作上。剧组1:1还原了四艘潜艇,每艘潜艇全长120米,内部结构精细到每一个仪表盘和螺丝钉。为了拍摄水下场景,剧组专门设计了潜水装备,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技术攻关。
从训练到拍摄:成长的蜕变
经过几个月的严苛训练,演员们不仅掌握了潜水和战斗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面对极端环境的心理素质。于适说:“这种训练让我们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这是真正的战士必备的素质。”
这种训练的效果在拍摄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水下拍摄时,演员们能够从容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甚至在装备出现问题时,依然能够完成表演。这种专业精神和心理素质,是普通训练无法达到的。
正如林超贤导演所说:“我一直都不是我挑演员,而是演员挑我。他们觉得可以做到更好,可以经受得住更大的挑战,才会来。”这种对艺术的追求和对专业的尊重,正是《蛟龙行动》能够超越前作,成为一部真正潜艇大战电影的关键。
从陆地到深海,从训练到拍摄,演员们用汗水和努力,为我们呈现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军事动作大片。这种追求真实、超越自我的精神,正是《蛟龙行动》最值得期待的地方。2025年春节档,让我们一起见证这部中国首部潜艇大战电影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