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部编版教材教你玩转古诗拟声词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部编版教材教你玩转古诗拟声词

引用
淘宝网
8
来源
1.
https://my.world.taobao.com/item/717767427510.htm
2.
https://yw.zxxk.com/m/books-catalog195639-type410602/
3.
https://blog.talk.edu/zh-hans/%E8%AF%AD%E6%B3%95/%E6%AF%94%E5%96%BB%E8%AF%AD%E8%A8%80/%E8%B0%90%E9%9F%B3/
4.
https://lib.njpji.edu.cn/xinsheng_xq_1/416.html
5.
https://xbb.cc/30387.html
6.
http://www.wxg.org.cn/gkwz/4377.jhtml
7.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11/17/34729274_1116852626.shtml
8.
https://m.ximalaya.com/ask/t3261019

在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拟声词是一个独特的教学资源。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掌握这些有趣的拟声词,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内容。

01

古诗中的拟声词

拟声词是模仿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它能增强诗歌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在部编版教材中,有多首古诗都巧妙地运用了拟声词。

  1. 《观沧海》(曹操)

    • 原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 分析:“萧瑟”一词模仿了秋风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肃杀、凄凉的氛围,与诗人观海时的壮志豪情形成对比。
  2. 《木兰诗》

    • 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 分析:“唧唧”模拟了织布机的声音,描绘出木兰在家织布的场景,为后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埋下伏笔。
  3. 《春夜喜雨》(杜甫)

    • 原文: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分析:虽然没有直接的拟声词,但“无声”一词暗示了春雨的轻柔细腻,与“沙沙”的雨声相呼应。
  4.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 原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 分析:虽然没有直接的拟声词,但可以想象出莺啼燕语的春日景象。
02

拟声词的教学方法

  1. 游戏化教学设计

    • 声音模仿游戏:让学生模仿古诗中的声音,如“萧瑟”、“唧唧”等,感受拟声词的音韵美。
    • 找一找:让学生在古诗中找出拟声词,并分析其作用。
    • 创一创: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含有拟声词的诗句,培养创造力。
  2. 情境体验教学

    •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诗人,通过朗读和表演感受拟声词营造的氛围。
    • 音乐配合:播放相应的自然声音(如风声、雨声)作为背景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意境。
  3. 对比分析教学

    • 替换练习:让学生尝试将古诗中的拟声词替换成其他词语,比较效果的差异。
    • 古今对比:将古诗中的拟声词与现代汉语中的拟声词进行对比,感受语言的演变。
03

教学案例:《木兰诗》中的拟声词教学

  1. 导入环节:播放一段织布机工作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唧唧”之声。

  2. 朗读指导: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唧唧”一词的读法,让学生感受其音韵美。

  3. 讨论分析

    • 提问:为什么诗人用“唧唧”来形容织布机的声音?
    • 引导学生思考拟声词与木兰心情的关系。
  4. 拓展延伸:让学生搜集其他古诗中的拟声词,分享给全班同学。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拟声词的知识,还能提升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拟声词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内容,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文素养。让我们一起探索古诗中的声音世界,让语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