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预防新秘籍:这样吃最靠谱!
食管癌预防新秘籍:这样吃最靠谱!
食管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据2020年全球癌症统计数据显示,食管癌的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在中国,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更是居高不下,2020年新发病人数达60.4万,死亡人数达54.4万,是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
高危人群需警惕
近日,国家卫健委印发《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明确了食管癌的高风险人群:
- 年龄≥45岁
- 居住在食管癌高发地区(以县级行政区为单位界定,以2000年中国人口结构为标准的年龄标化发病率>15/10万)
- 有食管癌家族史(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等一级亲属中有食管癌病史)
- 有不良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热烫饮食、高盐饮食、腌制食品、吸烟、重度饮酒等)
- 患有慢性食管炎、巴雷特食管、食管憩室、贲门失弛缓症、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良性狭窄等疾病
- 有食管的癌前病变诊疗史
远离致癌饮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柴惠平指出,食管癌的发生与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良生活方式、相关病史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其中,饮食因素是重要的诱因之一。
过烫食物:食管的“隐形杀手”
不少人钟情于刚出锅的热汤、热茶,觉得趁热吃才够味。然而,食管黏膜极为娇嫩,仅能承受50℃ - 60℃的温度,一旦超过这个范围,就会被烫伤。长期让食管黏膜在这样的“高温酷刑”下反复受损、修复,会使食管黏膜细胞发生变异,增加癌细胞产生的可能性。
腌制食物:藏在美味里的“致癌因子”
咸菜、腊肉、咸鱼等腌制食品,凭借独特风味在餐桌上占据一席之地。但在腌制过程中,它们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特定条件下会转化为亚硝胺,这可是臭名昭著的强致癌物。长期食用腌制食物,无疑是在给食道癌的发生创造条件。
辛辣刺激性食物:食管的“刺激源”
麻辣火锅、辣椒、芥末等辛辣食物,能瞬间点燃味蕾,带来畅快的刺激感。但对于食管而言,它们却是极具刺激性的“危险分子”。过量食用辛辣食物,会让食管黏膜遭受强烈刺激,引发炎症。食管黏膜长期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细胞就容易发生病变。
霉变食物:不可忽视的“毒物”
发霉的食物,如发霉的谷物、坚果等,往往含有黄曲霉素,黄曲霉素不仅能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且能促进亚硝胺等致癌物质的合成,食用霉变食物会使食管黏膜长期暴露于这些致癌物质中,增加食管癌的发病几率。
酒精:食管的“腐蚀剂”
酒精对食管黏膜有着直接的刺激和腐蚀作用。长期大量饮酒,食管黏膜不断受到酒精的侵蚀,会变得脆弱不堪,增加了食道癌的发病风险。
烧烤食物:香艳背后的“健康杀手”
烧烤食物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总是让人难以抗拒。然而,在烧烤过程中,肉类在高温下会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产生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这些物质会损伤食管黏膜细胞的DNA,导致细胞突变,增加食管癌的发病风险。
健康饮食指南
新鲜蔬果:食管的“防护盾”
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成分,堪称食管健康的“防护盾”。维生素C、维生素E和β - 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能有效清除体内自由基,减少细胞损伤,降低患癌风险。西兰花富含多种抗癌成分,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对维护食管黏膜健康大有裨益;橙子、苹果等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果胶,有助于促进消化和排出有害物质。建议每天摄入不少于500克的新鲜蔬菜和200 - 350克的新鲜水果,让食管时刻被营养呵护。
优质蛋白质食物:食管修复的“小助手”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或缺的营养素。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及奶制品等,能为食管黏膜的修复和更新提供充足的“原料”,增强食管的抵抗力。
全谷物食物:食管健康的“好伙伴”
糙米、燕麦、全麦面包等全谷物食物富含膳食纤维和多种营养素。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加快食物消化和排泄,减少有害物质在肠道内停留的时间,从而降低对食管的不良影响。同时,全谷物中的B族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代谢,对预防食道癌有着积极作用。
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食管黏膜的“守护者”
维生素B族对于维持食管黏膜的完整性至关重要。像动物肝脏、瘦肉、全麦食品、酵母等食物,都富含维生素B族。当身体缺乏维生素B族时,食管黏膜容易出现病变。适当摄入这些食物,能为食管黏膜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增强其抵御疾病的能力。
此外,研究还发现一些特定食物具有抗癌效果:
- 蘑菇:2021年发表在《营养学进展》上的研究显示,每天吃18克蘑菇可使患癌风险降低45%。
- 坚果:2021年一项发表于《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食用坚果与乳腺癌死亡和复发风险降低相关。
- 西红柿:《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志物与预防》上发表的一项随访长达25年的数据显示:吃西红柿更多的人,肝癌患病风险显著下降。
- 小鱼:2024年5月,日本一项发表《公共卫生营养》杂志上的新研究发现:经常食用整条小鱼,或有助于延长寿命,大幅降低全因死亡、降低癌症死亡风险。
- 豆制品:2024年《营养素》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摄入豆制品或大幅降低癌症风险。
- 洋葱: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发表在《欧洲流行病学杂志》上的一项涉6万人的研究发现,每天吃5~6克洋葱,肝癌风险下降33%。
- 西蓝花:2024年在期刊《营养素》上发表的一篇研究发现,多吃西兰花有助于降低总体癌症风险。
- 茶:2020年发表在《营养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喝茶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尤其是口腔癌。
专家建议
专家提醒,要想降低罹患食管癌风险,需要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不吃特别干、硬、烫的食物,不吃隔夜菜,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腌制、熏制、烧烤类食物,合理搭配膳食以均衡营养,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及膳食纤维类食品,适当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同时,戒烟、戒酒或少饮酒,吃饭时细嚼慢咽等。
此外,定期筛查也是关键。《食管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推荐,食管癌高风险人群原则上每5年进行1次内镜检查,有相关病变者建议缩短筛查间隔。早期食管癌通常没有特殊症状,中晚期阶段食管癌的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先是难咽干的食物,继而是半流质食物,最后水和唾液也难以咽下。中晚期食管癌预后较差,近年来我国中晚期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如果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5年生存率可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