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投资新宠:红利资产与可转债的崛起
债基投资新宠:红利资产与可转债的崛起
2025年初,中国债券市场迎来重要变化。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7%,创下历史新低。这一变化正在影响债券基金的投资策略,红利资产和可转债成为基金经理们重点关注的投资方向。
红利资产:防御与收益兼具
红利资产,顾名思义,就是那些能够稳定派发高红利的资产。这类资产通常具备以下特征:
- 低估值:高股息率与低市盈率(PE)往往相伴而生
- 业绩稳定:多为成熟期企业,经营稳健
- 低波动: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小
从历史数据来看,红利资产在市场下跌或出现估值泡沫时表现尤为出色。以中证红利指数为例,无论是在经济基本面恶化导致的阴跌行情中,还是在市场估值较高时的持续调整中,都跑赢了中证800指数,展现出较强的防御能力。
2024年12月,市场已经显示出对红利资产的青睐。多只红利低波主题ETF出现份额逆势增长,其中红利低波100ETF和红利低波ETF基金的份额较2024年末增长超过2亿份。
可转债:进可攻退可守的“利器”
可转债,全称为可转换公司债券,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品种。它既具有债券的属性,可以在二级市场交易,又可以按照约定条件转换成公司的股票。这种“股债双性”的特征,使得可转债在市场波动中具有独特优势。
2024年,可转债市场经历了一轮估值修复行情。从8月底开始,可转债价格中枢从105元修复至117元附近,整体估值分位数从30%升至约50%。信达证券预测,按2024年12月20日收盘数据测算,中证转债指数未来一年的潜在收益率约为10.8%。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可转债市场整体规模出现下降,年末存量规模为7433亿元,相比2023年末减少了1329亿元。这种供给减少的态势预计将在2025年延续,为可转债估值提供支撑。
为何成为债基新宠?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红利资产和可转债之所以受到青睐,主要有以下原因:
利率下行空间有限:随着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新低,传统债券投资的收益空间受限,需要寻找新的收益来源。
权益市场性价比提升:相对于债券,股票市场的投资价值逐渐显现。红利资产和可转债作为连接股债市场的桥梁,自然成为关注焦点。
机构资金再配置需求:部分债基出现大额赎回,释放出的资金需要寻找新的投资方向。红利资产和可转债既能满足稳健投资的需求,又具备获取超额收益的潜力。
投资建议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如何把握红利资产和可转债的投资机会?
关注“双低”可转债:选择低价和低溢价率并存的个券,这类标的具有较强的债底支撑,同时具备较好的弹性。
精选红利标的:关注那些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分红的公司,特别是在传统行业之外,寻找其他行业中分红比例较高的标的。
适度分散投资:虽然红利资产和可转债具有一定的防御性,但市场风险依然存在,建议在投资组合中保持适度的分散。
关注市场流动性:对于可转债而言,流动性是重要考量因素,避免投资于交易不活跃的个券。
在市场环境变化的当下,红利资产和可转债作为债基投资的新选择,展现出独特的投资价值。但需要提醒的是,任何投资都存在风险,投资者在做出决策前,应充分了解相关产品的特点,并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