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债基规模首降背后:货币政策转向与投资策略调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债基规模首降背后:货币政策转向与投资策略调整

引用
新浪网
9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4-09-25/doc-incqkhfk8291906.shtml
2.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231/herald/d65a15aa72359ceba1f90b7302cc5caa.html
3.
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332297.html
4.
https://stcn.com/article/detail/1331294.html
5.
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25-01-04/doc-inecuytv3811262.shtml
6.
https://www.yicai.com/news/102192429.html
7.
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501/t20250122_1395842.html
8.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501/content_6996289.htm
9.
https://finance.sina.cn/2025-01-22/detail-inefvqqa8873605.d.html?vt=4&cid=79649&node_id=79649

近日,中国基金业协会公布的一组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截至8月底,债券基金份额合计5.8万亿份,资产净值6.55万亿元,较7月底的6.18万亿份和7.01万亿元出现明显下降。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债基规模首次出现月度环比下降。

这一变化背后,货币政策的走向无疑是关键因素。202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两次降准共释放长期资金超万亿元,7天逆回购和1年期MLF操作利率也两次下调。然而,正是这种持续的宽松环境,反而导致债基规模出现下降。

01

货币政策转向,债基规模承压

从宏观层面来看,货币政策的宽松推动了社会流动性扩张,但也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收益率的下行。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例,截至12月20日,该收益率已下行至1.7%的关键点位附近,创下近年来新低。这种低利率环境虽然有利于债券价格的上涨,但同时也压缩了债基的收益空间,导致实际收益率水平不断下降。

从微观层面来看,政策面的调整也对债基规模产生了直接影响。8月初,央行指导大行卖出长期国债新券,净卖出规模高达201亿元。交易商协会也连续发布公告,整顿国债二级市场交易中的违规行为。这些措施虽然有助于降低债市风险,但也引发了市场的止盈情绪,导致债基出现大额赎回现象。

02

投资策略调整,把握债市机遇

面对货币政策的调整和债市的波动,投资者应该如何调整投资策略呢?专家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关注短期机会,灵活调整久期

在利率下行的环境中,短久期策略的优势开始显现。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对短期债券的配置,降低利率风险。同时,通过灵活调整组合久期,把握市场波动带来的交易机会。

2. 重视信用挖掘,精选个券

在低利率环境下,通过信用挖掘获取超额收益成为重要策略。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那些被市场低估、但信用基本面良好的个券,通过深入研究获取alpha收益。

3. 关注指数化投资机会

2024年,债券型ETF规模翻倍增长至1771亿元,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透明度高、费率低的被动债基产品的青睐。投资者可以关注那些跟踪主要债券指数的ETF产品,分享债市整体上涨的收益。

4. 谨慎追涨,关注季节性效应

岁末年初往往是债市波动较大的时期,投资者需要警惕“日历效应”带来的影响。在当前收益率已经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追涨需谨慎,可以等待更好的入场时机。

03

未来展望:债市仍有空间

尽管债基规模出现首次下降,但专家普遍认为,这并不意味着债市行情的终结。2025年,货币政策将继续保持适度宽松,为债市提供有利的流动性环境。同时,经济基本面的恢复程度、企业盈利状况等因素,也将成为影响债市走势的重要变量。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投资债基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需要在充分了解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并保持合理的投资预期。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过度追求高收益可能会带来额外的风险,稳健的投资策略才是制胜的关键。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