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确权,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农村土地确权,助力地方经济腾飞
2022年10月,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亨垌村创新推出“土地信用中心”模式,仅用几个月时间就将1800余亩零散土地成片流转。这一创新举措不仅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22年的59.6万元跃升至2023年的140万元,还直接带动了200多名村民就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81万元收入。这个偏远山村的蝶变,正是中国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改革的一个生动缩影。
土地确权:农民权益的“护身符”
土地确权,简单来说就是依法确认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及他项权利的过程。通过确权登记,农民手中的土地有了“身份证”,权益得到了法律保障。正如亨垌村村民邓叔所说:“现在‘土地信用中心’将耕地流转出去,撂荒地有人耕种了,自己也能获得一笔收入,家里人也安心外出务工、创业,不再顾此失彼了。”
土地确权证不仅是农民的“定心丸”,更是他们参与市场经济的“入场券”。确权后的土地可以进行流转、抵押贷款,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同时,确权证还是征地时确定补偿标准的重要依据,有效防止了侵权行为,让农民的财产权益得到了切实保护。
土地流转:释放土地价值的“金钥匙”
土地确权只是第一步,让土地“活”起来才是关键。通过土地流转,农民可以将闲置土地转化为经济效益,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农村市场,带动当地就业和产业发展。
以亨垌村为例,该村通过“土地信用中心”模式,将零散土地整合成片,成功吸引了中农时代(广东)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入驻。中农时代公司承包了1020亩土地,采用“稻稻菜”轮作种植模式,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示范基地。这种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从全国范围来看,土地流转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全国土地流转相关新注册企业达到48.2万家,同比增长15%;土地成交价款更是高达18600亿元,同比增长4.8%。这些数据背后,是无数个像亨垌村这样的故事,展现了土地流转对地方经济的强劲推动力。
乡村振兴:土地确权流转的“新引擎”
土地确权和流转,正在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通过土地流转,农村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土地流转还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增长点。
更重要的是,土地确权和流转让农民有了更多选择。他们可以选择继续耕种,也可以选择外出务工,还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稳定收入。这种灵活性,让农民能够更好地平衡生产和生活,也为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亨垌村的故事,是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个缩影。从确权到流转,从分散到集中,从传统到现代,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改变了土地的使用方式,更激活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潜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