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处世的大智慧,《道德经》里早就说透了
为人处世的大智慧,《道德经》里早就说透了
《道德经》作为道家哲学的代表作,其深邃的智慧影响了无数人。近日,一本由武汉大学哲学院秦平老师所著的《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道德经>精讲》面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这部经典之作,让读者得以领略其中的智慧。
提起《《道德经》》这部古代典籍,你对它有着怎样的了解呢?
作为一部古代哲学巨著,由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著的这部经典之作可谓是博大精深,浓缩了道家对于宇宙、自然和人生等方面的深刻思考。
不过由于成书年代过于久远,普通人要想真正读懂《道德经》并非易事。近期,我读到了一本由天地出版社出版的名为《如何看待这个世界:<道德经>精讲》的哲学著作。在这部书中,作者通过简明生动的文字,为我们深入浅出地阐释了《道德经》中所蕴含的人生智慧,让我们得以读懂这部典籍的真义,并将其应用于生活,洞察万物运行之道。
本书作者是武汉大学哲学院的秦平老师。他在先秦儒家和道家哲学方面具有多年的研究和教学经验。在这本书中,秦老师以其丰富的学识,在为我们精心解读全篇文言原文的基础上,对其中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及其对我们的人生启迪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
所以,这本书虽以古文释义入手,但又不止于古文,而是对我们每个人当下的生活都有实际的意义。恰如作者在前言“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道德经》”中所指出的那样,经典带给我们的,是积淀了几千年的智慧,而且它们至今仍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中,你会真切地感受到:其实关于人生中为人处世的大智慧,几千年之前的《道德经》里早就说透了。
比如,在书中对于《道德经》第二章的释义中,我们便能读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这种朴素的辩证法,它让我们明白世间所存在的种种现象和很多概念,其实都是两两相对存在的。所以如果我们执着于这些相对的现象就会陷入循环的怪圈,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则会跳出这种相对的怪圈,遵循“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再去分辨长长短短、不再去苦求更高、更前,而是以不执着、顺应自然的方式去体验自己的人生。
本书中既有对于前人注释古文的辨析,也结合有形象生动的现实例证,所以阅读起来一点也不会觉得吃力。而且书末还搭配有贴心的《道德经》阅读指导,让我们对这部古籍的成书、版本及核心概念可以有更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能够洞察《道德经》中的天地之道,领悟生活哲学,也想能够以更为通透的视角去看待现实中的问题,那么不妨翻开此书,聆听秦平教授为你解读老子所参透的人生智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