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多巴胺管理,拯救“emo”少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多巴胺管理,拯救“emo”少年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kpzg.people.com.cn/BIG5/n1/2024/1011/c404214-40336652.html
2.
https://m.sohu.com/a/811592177_684039/?pvid=000115_3w_a
3.
https://m.sohu.com/a/796048514_121956422/?pvid=000115_3w_a
4.
https://goodmood.com.tw/amygdala-and-emotion/
5.
https://www.bowtie.com.hk/blog/zh/%E5%A4%9A%E5%B7%B4%E8%83%BA/?srsltid=AfmBOopOvwVEzWgu396K6AQYLwiMtBwsY9iFxPrb3CzY9fyWN582sKOT
6.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13568180385333770/
7.
https://purelove.org.tw/2024/05/17/%E3%80%90%E5%B0%88%E9%A1%8C%E6%96%87%E7%AB%A0%E3%80%91%E7%9F%AD%E5%BD%B1%E9%9F%B3%E9%99%B7%E9%98%B1%EF%BC%9A%E5%A4%B1%E6%8E%A7%E7%9A%84%E6%B2%89%E6%BA%BA/
8.
https://www.stumhc.cn/Article/detail_index?id=17363&article_id=13607
9.
https://www.vogue.com.tw/article/dopamine-detox
01

为什么青少年更容易“emo”?

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大脑的发育特点,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在人脑中,杏仁核(amygdala)是处理情绪反应的核心区域,尤其与恐惧、愤怒等强烈情绪有关。而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则负责高阶思考、判断和计划。

在青少年时期,杏仁核快速发育,但前额叶尚未完全成熟。这种发育不平衡导致青少年在面对突发情况时,容易被情绪主导,做出冲动的行为。而且,这种情绪化的倾向会一直持续到25岁左右,前额叶完全成熟后才会逐渐改善。

更有趣的是,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在青少年大脑中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多巴胺不仅带来愉悦感,还会强化某些行为。当青少年经历愉快的事件时,杏仁核会释放多巴胺,这不仅增强了愉悦感,还可能让某些行为变得难以控制,比如过度使用手机或沉迷游戏。

02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如何?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 整体情况:85%的青少年具有中等或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但仍有15%的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 年龄差异:年龄越大的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越多。这可能与学业压力、未来规划的不确定性等因素有关。
  • 性别差异: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较男生更为突出。这与青春期生理变化、社会性别角色期待等因素密切相关。
  • 城乡差异:城市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高于农村青少年。这与教育资源、家庭经济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
  • 独生子女vs多子女家庭:独生子女表现出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这可能与家庭资源分配、父母关注度等因素有关。
03

如何通过多巴胺管理改善青少年情绪?

既然多巴胺在青少年情绪问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那么通过科学的方法管理多巴胺水平,就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应对情绪问题。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 健康饮食:多摄入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如火鸡、牛肉、鸡蛋、乳制品、大豆和豆类食品,因为酪氨酸是多巴胺产生的关键氨基酸。

  2. 规律运动:运动可以改善情绪,并可能提高多巴胺水平。建议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或骑自行车。

  3. 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降低大脑中多巴胺的敏感性,导致过度困倦。青少年每晚应保证8-10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4. 正念冥想:研究表明,冥想可以增加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每天花10-15分钟进行冥想,有助于提高情绪调节能力。

  5. 社交互动:与朋友和家人的积极互动可以促进多巴胺的释放。鼓励青少年参与团队运动、社团活动等社交活动。

  6. 兴趣培养:帮助青少年找到感兴趣的活动,如音乐、绘画、阅读等,这些活动能带来成就感和愉悦感,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04

专家建议

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主任陶然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建议,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1. 提供情感支持: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创造更多家人共处的美好时光。父母需要更多倾听、理解和尊重孩子,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2. 培养伙伴关系:鼓励青少年与同龄人交往,参与团队活动。在13-18岁的成长阶段,有玩伴对青少年至关重要。

  3. 培养兴趣爱好:鼓励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艺术创作等兴趣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带来乐趣,还能帮助他们形成多角度认知的思维习惯。

  4. 合理期望:避免对青少年施加过高的学业压力。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和期望。

通过科学的方法和耐心的陪伴,家长可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管理情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记住,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的个体,需要个性化的关注和支持。让我们共同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