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猫鼠不同眠”背后的朋友圈哲学:选择大于努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猫鼠不同眠”背后的朋友圈哲学:选择大于努力

引用
人民网
9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09/19/content_30027901.html
2.
https://www.sohu.com/a/813735930_121798711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7/15/content_26080735.htm
4.
https://www.sohu.com/a/847223351_122006510
5.
https://modao.cc/com24/home?page=1&category=project_basic&platform=website
6.
https://m.qidian.com/ask/qgtdyzfkgam
7.
https://www.shopify.com/zh/blog/motivational-quotes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6%AC%A3_(%E9%85%8D%E9%9F%B3%E5%93%A1)
9.
https://www.gongwentang.com/news/1002/

“猫鼠不同眠,虎鹿不同行。”这句古老的谚语道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你的菜,也不是所有的圈子都值得你融入。在当今这个社交软件满天飞的时代,这句话似乎显得尤为珍贵。

01

“搭子文化”:现代社交的新宠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交工具的不断升级,部分青年的社交欲望不断下降,他们既努力避免无效社交,又积极寻找志同道合的“搭子”。越来越多的“90后”“00后”认为自己“社恐”,“朋友见面难”已成为一种生活常态,“有空见一面”的约定显得奢侈,约个饭更是一种“生死之交”。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青年“享受”独居独处,他们通过手机建构和维护自己的社交网络,依靠“搭子”以较低的情感投入换取高效、精准的社交反馈。长期沉浸在弱联系与轻量化社交中的部分青年,如何提升个人深度交往能力,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搭子文化”就是这种背景下诞生的新社交模式。吃饭有“饭搭子”,旅游有“旅游搭子”,运动有“运动搭子”,甚至还有“遛娃搭子”“逛街搭子”“减肥搭子”……通过社交平台,年轻人万事皆可“搭”。一项关于年轻人社交的调查报告显示,一半以上的年轻人有“搭子”,而在31%的没有“搭子”的年轻人中,仍然有超过一半的人想要个“搭子”。“搭子文化”提倡不必深交、浅尝辄止,随性而搭、尽兴而止,不必刻意和费力地维护彼此之间的情谊,开始于共同兴趣,止步于合作结束。寻找“搭子”,不是与熟人社交,而是与陌生人产生浅社交,彼此保持一定的边界感,拒绝黏稠化的情感捆绑。如果说传统的人际交往以血缘、业缘、地缘为基础,那么“搭子”则是以趣缘为基础,借助网络的跨时空平台,因共同的爱好和兴趣而“搭班”并形成具有一定契合度的“社交共同体”。“搭子文化”更多是一种碎片化社交,要求时间吻合、空间对等、形式自由、组合简单,因此维系成本较低,不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和情绪价值。这些自由随性的“搭子”,可短暂亦可长期,没有过多的情感卷入,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愿为原则,以满足各自需要为始终。

02

交友之道:从古至今的智慧传承

古往今来,关于交友的智慧从未断绝。马克思曾说:“人的生活离不开友谊,友谊需要用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理解去护理,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学会包容朋友的不足。”这与“猫鼠不同眠”的道理不谋而合。真正的友谊不是单方面的索取,而是双向的付出和理解。

莎士比亚也说过:“朋友间必须是患难相济,那才能说得上是真正的友谊。”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塑料友谊”,表面上亲密无间,一旦遇到困难就各自飞。这样的“朋友”再多,也抵不过一个真正愿意在你需要时伸出援手的人。

03

在复杂社交中保持自我

在当今这个社交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如何在复杂的社交环境中保持自我,不被他人的观点和行为所左右,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心理学家建议,保持真实是最重要的原则。无论在什么场合,都要以真实的自我去与人交往,避免伪装和迎合。同时,倾听与反省也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感受,也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声音,这能加深彼此的理解。此外,设定界限也非常重要。明确自己的情感边界,不让自己陷入不健康的关系模式。

04

结语:选择大于努力

“猫鼠不同眠”背后的朋友圈哲学,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选择大于努力。与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维持一段貌合神离的友谊,不如去寻找那些真正与你志同道合的人。与其在无效社交中消耗自己,不如把时间留给那些能让你成为更好的人。

所以,当你发现身边的朋友圈越来越小,不要慌张。这也许只是你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自然筛选。记住,真正的友谊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找到那些与你“同频共振”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