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万历三大征:明朝的辉煌与衰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万历三大征:明朝的辉煌与衰落

引用
百度
7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8%87%E5%8E%86%E4%B8%89%E5%A4%A7%E5%BE%81/1410591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0JN7VR05566E2N.html
3.
https://www.gjrwls.com/military/20240415/964547718443696128.html
4.
https://www.sohu.com/a/837798791_121629055
5.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669aae7e4b0115c9f85da02.html
6.
https://www.baike.com/wikiid/2506578759561513318
7.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0%AC%E6%9B%86%E6%9C%9D%E9%AE%AE%E4%B9%8B%E5%BD%B9

万历三大征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年)发生的三次重大军事行动,包括平定蒙古人哱拜叛乱的宁夏之役、抗击日本丰臣秀吉入侵的朝鲜之役以及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叛乱的播州之役。这三次军事行动不仅展现了明朝的强大国力,也为后来的衰落埋下了伏笔。

01

背景与起因

万历年间,明朝在张居正改革后一度呈现中兴景象。然而,张居正去世后,万历皇帝逐渐怠政,加上连年的征战消耗了国力,导致明朝逐渐走向衰落。万历三大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02

三大征的具体过程

宁夏之役(1592年)

宁夏是明代边陲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主要是防御蒙古族人。叛乱的哱拜本是蒙古鞑靼人,明嘉靖年间因得罪酋长,父兄被杀,他投了明军。万历十七年(1589年),被提为副总兵,致仕后,其子哱承恩袭位。

万历十九年,火落赤等部犯洮河告急,哱拜自请率所部三千人往援,至金城,见各镇兵皆出其下,归途取路塞外,戎兵亦远避之,因益骄横,有轻中外之心。巡抚党馨每抑裁之,并核其冒饷罪,哱拜因于二十年二月十八日,纠合其子承恩、义子哱云及土文秀等,嗾使军锋刘东旸叛乱,杀党馨及副使石继芳,纵火焚公署,收符印,发帑释囚。胁迫总兵官张惟忠以党馨“扣饷激变”奏报,并索取敕印,惟忠自缢死。

此后东旸自称总兵,以拜为谋主,以承恩、许朝为左右副总兵,土文秀、哱云为左右参将,占据宁夏镇,刑牲而盟。出兵连下中卫、广武、玉泉营、灵州(今宁夏灵武)等城,惟平虏坚守不下。叛军又以许花马池一带听其住牧为诱饵,得套部蒙古首领著力兔等相助,势力越加强大,全陕震动。

三月四日,副总兵李昫奉总督魏学曾檄,摄总兵事进剿,但叛军恃套部蒙古支持,势甚强。此后,明朝特调副麻贵驰援,贵率苍头军在攻城同时,阻击套部蒙古,斩获甚多。

四月,又调李如松为宁夏总兵,以浙江道御史梅国桢监军,统辽东、宣、大、山西兵及浙兵、苗兵等进行围剿。

七月,麻贵等捣毁套部大营,追奔至贺兰山,将其尽逐出塞。各路援军在代学曾为总督的叶梦熊的统帅下,将宁夏城团团包围,并决水灌城。叛军失去外援,城内弹尽粮绝,同时内部发生火并。

九月十六日刘东旸杀土文秀,承恩杀许朝,后周国柱又杀刘东旸。军心涣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后又围哱拜家,拜阖门自尽,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乱全部平息。

朝鲜之役(1592-1598年)

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权的丰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长率军从对马攻占朝鲜釜山,又渡临津江,进逼王京(今首尔)。朝鲜国王李昖沉湎酒色、弛于武备、政治腐败,军队望风而溃。李昖逃奔平壤、后又奔义州(今新义州东北)。日军进占王京后,毁坟墓,劫王子、陪臣,剽掠府库。又攻入开城、平壤。朝鲜八道沦陷七道。在这种形势下,明朝应朝鲜之请,出兵援朝。但援军因兵少力弱,地理不熟,游击史儒战死,副总兵祖承训仅以身免。

明廷得败讯后,以宋应昌为经略、李如松为东征提督,集四万兵马赴朝。次年正月进攻平壤,击败小西行长部,获平壤大捷,此后又复开城,扭转战局。后又进逼王京,但在距王京三十里的碧蹄馆因轻敌中伏,损失惨重,李如松险些阵亡。三月,刘綎、陈璘率军抵朝。明军扼临津、宝山等处,并断日军粮道。

日军缺粮,不得不放弃王京,退缩至釜山等地,开始与明军谈判。为争取时间,明兵部尚书石星力主和议。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为界等无理要求,谈判破裂。

二十五年日军再次发动进攻,明神宗朱翊钧下石星等于狱,以邢玠为蓟辽总督,因李如松已经在与蒙古人的战争中战死,所以任命麻贵为备倭大将军,调蓟辽、宣府、大同、山西、陕西兵及福建、吴淞水兵援朝,又募川、汉兵等往援。次年二月,明军兵分四路,中路董一元、东路麻贵、西路刘綎、水路陈璘,分道向釜山挺进,陈璘与朝鲜水军将领李舜臣紧密配合,在海上追击敌人最精锐的小西行长所部。

八月,丰臣秀吉死,日军撤兵,明朝联军乘势进击,日军战败。但明军老将邓子龙也在与日军的露梁海之战中死亡。十一月,战争基本结束。主要战役有碧蹄馆战役,南平血战,釜山攻防战,露梁海战等等。

播州之役(1599-1600年)

播州位于四川、贵州、湖南三省交界处,山川险要,广袤千里。杨氏世代统治此地,接受中央皇朝任命。万历二十八年,播州土司杨应龙起兵造反,企图占领整个四川独霸一方。

万历皇帝急调兵部侍郎李化龙指挥,率领从朝鲜归国的精锐明军兵分八路前去讨伐,每路明军大概三万人,共计24万余人。明军一路势如破竹,凡明军所到之地守军不战而降。六月初六,明军会师于海龙囤下,轮番进攻,杨应龙知大势已去,与二妾周氏、何氏自缢死。明军入城,播州全境平定。此役前后历时114天,斩杀杨应龙部两万余人,降者无算。就这样一代枭雄杨应龙陨落于此。

03

历史影响

万历三大征虽然都以明朝的胜利告终,但这些胜利是付出了巨大代价的。据史料记载,三大征共计耗费白银1200余万两,相当于明朝三年的税收。这种巨大的财政支出,加上万历皇帝的奢靡生活,使得明朝国库空虚,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从军事角度来看,三大征虽然展示了明朝的军事实力,但也暴露了军队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在朝鲜之役中,明军虽然最终获胜,但过程中暴露出指挥不当、后勤不足等问题。这些弱点在后来的萨尔浒之战中被进一步放大,最终导致明朝在与后金的较量中处于劣势。

政治上,三大征加剧了明朝的政治腐败。万历皇帝在位后期怠政,加上三大征的消耗,使得朝廷更加依赖宦官和地方势力,导致政治更加腐败,党争更加激烈。

04

人物评价

在三大征中,李如松、麻贵、李化龙等将领的表现值得称道。李如松在宁夏之役和平定哱拜叛乱中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又在朝鲜之役中指挥明军取得平壤大捷。麻贵在抗倭援朝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化龙则在播州之役中展现了卓越的指挥能力。

然而,万历皇帝在三大征中的表现却令人失望。他虽然最终批准了出兵,但对军事行动的干预过多,加上奢靡的生活方式,使得明朝的国力在三大征后迅速衰落。

05

结论

万历三大征是明朝国力的巅峰之作,也是其衰落的开始。这三次军事行动虽然展现了明朝的强大国力,但也暴露了其诸多问题。财政危机、军事弱点和政治腐败,这些问题在三大征后日益严重,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衰亡。万历三大征不仅是明朝历史上的重要军事事件,更是研究明朝兴衰的重要历史节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