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高中特色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这所学校这样做——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高中特色课程助力创新人才培养,这所学校这样做——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112A033SY00

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该校以"要做一粒好种子"为课程理念,通过多样态、个性化的生物学科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特色课程如何助力创新人才培养?在日前举办的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建设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此次活动为"普通高中生物学特色课程建设暨东城区科学教育学术论坛(生物学专场)"。东城区学科带头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教师王唐棣说,该校生物课程群以"要做一粒好种子"为课程理念,旨在为学生提供多样态、个性化的生物学科教育。比如,课程群的"探秘"系列开设探秘微生物细胞工厂、探秘诺贝尔奖等学科加科研类课程,在青少年的心田播撒科学的梦想。


王唐棣在上生物组展示课。

此外,课程群的构建还以学段衔接课程为突破口。学校建立与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长期合作,实现大中教师接力式授课、大中实验室双配置、大中导师双指导等"双驱""共享"模式。该校也充分挖掘校友资源,邀请在生物学领域卓有成绩的校友回母校开讲座、进课堂。

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校长邢颖认为,学校教育是一种成长性服务,课程则是学校提供服务的核心载体。该校把课堂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核心素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鼓励学生探索新知。"我们的教育不在于让所有学生都达到同样的标准,而在于帮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发展轨迹上不断进步。"


沙龙对话环节,校长邢颖进行分享。

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楚民说,为了更好地提升特色课程建设质量,该区采取了"重点规划、方向引领""科研攻关 重点突破""专题培训 蓄势聚能""分类施策 定向指导""平台共建 互动学习"等策略,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全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科学教育的背景下,各校要在做好"大减法"的基础上做好"科学教育加法",开辟更多学生成长通道、提供更优课程载体,为创新人才培养赋予新动能。

东城区教委副主任刘羽认为,创新人才培养视域下的特色课程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需要持续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化、选择性发展提供多元通道;分期分批分层分类做好教师培训工作,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的课程育人能力;做好特色课程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协同多元主体的力量,建立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市区校"联动制度;关注特色课程有效实施的课堂样态,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循证教研,持续推进素养成长型课堂建设。

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二十二中学承办。来自全市各区高中课改项目负责人,高中学校课程建设负责人、生物学科骨干教师等200余人线下参会。

本文原文来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