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人工智能:破解跨境诈骗的新利器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人工智能:破解跨境诈骗的新利器

引用
安全内参
12
来源
1.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71424
2.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7/15/content_26080730.htm
3.
https://www.sohu.com/a/829241866_672569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c/content/202501/10/content_30050942.html
5.
https://cloud.baidu.com/article/3050419
6.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63361
7.
https://news.hubeidaily.net/pc/c_3533138.html
8.
http://www.cbimc.cn/content/2024-06/18/content_520839.html
9.
https://login.12309.gov.cn:8443/spp/llyj/202409/t20240925_667042.shtml
10.
https://www.transwarp.cn/bd/2575
11.
https://www.dingxiang-inc.com/blog/post/851
12.
https://www.spp.gov.cn/spp/ztk/dfld/202409/t20240907_667973.shtml

近年来,跨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持续高发,给全球各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统计,仅2023年全球金融服务欺诈总成本就高达4850亿美元。面对日益复杂的诈骗手段,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打击跨境诈骗的重要利器。

01

AI技术助力交易监控

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将于2025年1月推出首个AI反诈系统。该系统将整合到Swift现有的支付控制服务中,采用异常检测技术,通过比对历史交易数据和当前交易流程,识别潜在的异常行为。Swift网络覆盖全球11,500家会员金融机构,每天处理大量跨境支付信息。此次推出的AI反诈系统,将极大提升全球金融系统的安全性。

在马来西亚,国家银行推出的国家反诈骗平台同样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该平台能够更快识别可疑交易,提高执行速度。自试点阶段以来,已将追踪诈骗交易的时间减少了75%,并将金融机构平均每月冻结的相关资金额增加了28%。

02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创新应用

随着深度伪造技术的普及,金融欺诈手段不断升级。德勤预测,到2027年,银行业因深度伪造欺诈可能损失400亿美元。为应对这一威胁,金融科技企业纷纷加大在声纹识别和图像识别方面的投入。

信也科技已开发出支持多语种的AI反欺诈技术,包括声纹识别方案,能够识别AI生成的假语音和假图像。度小满则研发了防深伪检测模型,融合神经网络搜索调优算法、微表情分析和图卷积技术,实现了从“鉴伪”到“鉴真”的突破。

03

大数据分析提升侦查效率

在跨境电诈案件的侦破中,大数据分析技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大数据平台,执法机构能够:

  • 结合资金流向、聊天记录等多维度数据,建立拓扑关系,锁定犯罪集团高层人员
  • 利用关键词匹配技术,实现跨地域案件串并,准确计算犯罪金额
  • 通过经验法则和逻辑推理,有效排除“幽灵抗辩”

例如,在上海办理的一起重大跨境电诈案件中,通过大数据平台分析餐饮消费记录等细节信息,成功锁定3名首要分子,并通过国际警务合作将其抓获归案。

04

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并重

面对跨境诈骗的挑战,国际合作和技术革新缺一不可。Swift的AI反诈系统就采用了联邦学习技术,允许多个金融机构在不共享具体数据的前提下,通过AI模型分析和共享反诈经验,提升整体防护水平。

同时,各国也在不断加强立法和公众教育。马来西亚通过《网络安全法2024》,埃及修订《电信法》,并建立反诈大数据技术平台。这些措施与AI技术相辅相成,共同构建起防范电信诈骗的坚实防线。

AI技术的应用为打击跨境诈骗带来了新的希望。通过异常检测、生物特征识别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执法机构能够更有效地识别和追踪诈骗行为,为公众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