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的投资哲学: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柳传志的投资哲学: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1984年,40岁的柳传志带领11名科研人员,在一间20平方米的传达室里创立了联想集团的前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当时的中国,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市场环境充满不确定性,用柳传志的话说,环境温度高达42℃,大多数鸡蛋都孵不出小鸡。然而,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柳传志展现出了非凡的企业家精神和投资智慧。
“事为先,人为重”的投资哲学
柳传志的投资哲学可以用八个字概括:“事为先,人为重”。他认为,投资首先要看项目本身是否有价值,其次要看团队是否优秀。这种理念在他早期的投资实践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在联想工作期间,柳传志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他推动联想控股进入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领域,成立联想投资(现君联资本)和弘毅投资等机构。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他更倾向于那些与众不同的人和企业,认为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而不是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
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柳传志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多元化战略和持续创新来应对挑战。他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强调在困难环境中提高自身生命力。
柳传志曾说:“鸡蛋孵小鸡的最好温度是37.5℃~39℃。1984年创办联想的时候,当时的环境温度是42℃,太高了,大多数的鸡蛋孵不出小鸡,只有生命力非常顽强的鸡蛋才能孵得出来。”这种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精神,正是柳传志能够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的关键。
具体案例:从联想投资到UC浏览器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UC浏览器的投资。2006年,俞永福接触到了UC,当时他对移动互联网极为感兴趣,于是极力协助UC这两位创始人争取100万美元的投资。但最终,这项投资在决策会议上以一票之差失败了。俞永福没有放弃,而是选择加入UC团队,亲自带领团队创业。在他的带领下,UC从传统运营公司变为移动浏览器公司,赶上时代红利,公司估值增长了2000倍。
这个案例充分体现了柳传志的投资哲学: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通过多元化战略和持续创新来应对挑战。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和对项目的长远眼光。
对当代企业家和投资者的启示
柳传志的投资智慧对当代企业家和投资者具有重要启示:
- 在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时,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多元化战略和持续创新来应对挑战
- 投资要注重项目的本质价值,而不是盲目追求热点
- 选择投资项目时,要注重团队的素质和潜力
- 在困难环境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正如柳传志所说:“当你要真正想成功,必须走出一条不寻常的路,而不是沿着那些所谓成功企业、成功人士的路走一遍。”这种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正是他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性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