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时代的联想技术创新之路
柳传志时代的联想技术创新之路
1984年,柳传志带领10名科研人员,在中科院计算所的一间小平房里创立了北京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联想集团的前身。从那时起,技术创新就成为了联想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从科研到市场:柳传志时代的创新奠基
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逐步从一个科研机构转型为市场化的企业。1985年,联想自主研发了第一款个人电脑——联想HJ-1,这标志着中国PC产业的起步。随后,联想又推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联想286微机,打破了国外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垄断地位。
柳传志深知技术创新的重要性,他提出了“贸工技”战略,即通过贸易积累资金,支持工业生产和技术研发。这一战略为联想的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在柳传志的带领下,联想不仅在硬件领域持续创新,还建立了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为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AI时代的创新布局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联想开始了新一轮的技术创新布局。2016年,联想创投成立,将“新计算”作为重要投资方向之一,开始布局新的计算架构、应用导向的芯片设计、端边云协同等前沿技术。
联想创投在AI领域已投资超过50家企业,涵盖机器人、算法、算力、数据、大模型等多个领域。同时,联想创投还围绕“端边云网智”投资布局,投资了250多家科技创业企业,包括100余家专精特新企业和20余家原始创新企业。
2023年,联想集团提出“AI for All”的愿景,全面布局AI PC战略。2024年,联想在CES上一口气推出10余款AI PC,覆盖不同的人群和应用场景。这些产品不仅搭载最新的处理器和AI芯片,还配备了AI助手和生成式AI软件,展现了联想在AI领域的技术实力。
柳传志退休后的持续影响
2019年,柳传志正式退休,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联想技术创新的影响就此结束。柳传志一直强调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他认为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在港专公司成立40周年纪念活动上,柳传志再次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体现了他对技术创新基础性工作的持续关注。
此外,柳传志提出的“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管理三要素,至今仍被联想集团奉为圭臬。这种重视人才和团队建设的理念,为联想持续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未来展望:持续创新,引领科技潮流
面对未来,联想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AI领域,联想将继续深化“AI for All”战略,推动AI技术在更多场景下的应用。同时,联想还将继续通过投资和合作,构建更加完善的AI生态系统。
在其他前沿技术领域,联想也在积极布局。例如,在量子计算、光计算等先进算力领域,联想已投资多家相关企业。在机器人领域,联想创投已布局20多家公司,涵盖核心部件、本体、控制、运动等多个环节。
从1984年创立至今,联想已经走过了近40年的历程。在这期间,技术创新始终是联想发展的核心动力。从早期的PC研发,到如今的AI布局,联想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柳传志奠定的创新基因和对技术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