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爱心动物协会教你如何减少宠物遗弃
北京爱心动物协会教你如何减少宠物遗弃
“狗笼里有只白色的小泰迪犬,被主人丢下后一直在叫。”这是江苏昆山的霍女士亲眼目睹的一幕。近年来,随着宠物数量的持续增长,弃养宠物的情况屡见不鲜。一些宠物主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觉得养宠麻烦、要离开所在城市不想带走、宠物生病不愿花钱救治、怀孕担心养宠影响胎儿健康等,便将宠物随意丢弃。
北京爱心动物协会:救助路上的坚守与挑战
在北京,有一群人正在为减少宠物遗弃而努力。成立于1992年的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是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也是唯一践行小动物保护公益事业的国家级NGO组织。
协会在北京房山区建立了“妙妙猫屋”救助基地,这里承载着无数流浪猫狗(其中有不少是被弃养)的希望。基地工作人员晓艺介绍,基地目前收养了20多只猫咪和数十只狗狗,其中不少是被主人遗弃的。
然而,救助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据晓艺介绍,仅基地一年的房租就高达15万元,还不包括建设成本。此外,日常运营中,猫犬的食物、医疗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一些有缺陷的品种狗,如“小海龟”和那只柯基,治疗费用更是高达数千元。
宠物遗弃: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宠物遗弃现象频发,不仅给流浪动物带来痛苦,也给救助组织带来沉重负担。据四川省宠物协会秘书长张勇兵介绍,被弃养的宠物如果流浪在野外繁殖,可能会导致无序繁殖现象加剧;若被收容所救助,将增加收容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负担。
更严重的是,部分流浪宠物因缺乏管理和教育,可能会攻击人类,尤其是儿童,加剧人宠矛盾,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伤害。同时,流浪宠物在垃圾场等地觅食,容易传播跳蚤、鼠疫、狂犬病等多种疾病,对人和其他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危害公共卫生安全,也可能破坏当地生态平衡。
如何减少宠物遗弃?
面对日益严重的宠物遗弃问题,专家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立法规范:出台宠物领域或小动物保护领域法律规定,加大对弃养行为的处罚力度。目前,虽然一些地方出台了宠物管理条例,但对弃养行为的处罚力度普遍较轻,难以起到震慑作用。
建立完善的救助和领养体系:政府应加大对流浪动物救助组织的支持力度,同时建立规范的领养制度,确保被救助的动物能够找到合适的家。
提高养宠门槛:适度提高养宠的责任门槛,比如要求养宠人参加养宠知识培训,签署责任承诺书等,让养宠人充分认识到养宠的责任。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媒体、社区等多种渠道,普及科学养宠知识,倡导“领养代替购买”的理念,提高公众的责任养宠意识。
宠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们给我们带来欢乐和陪伴,我们也应该给予它们关爱和责任。减少宠物遗弃,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用行动诠释“爱它,就请负责任到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