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博学多才出谋划策 一代谋士——伍子胥 范蠡 李斯 张良|历史人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博学多才出谋划策 一代谋士——伍子胥 范蠡 李斯 张良|历史人物

引用
1
来源
1.
https://www.stheadline.com/learning/3366316/%E5%8D%9A%E5%AD%B8%E5%A4%9A%E6%89%8D%E5%87%BA%E8%AC%80%E7%8D%BB%E7%AD%96-%E4%B8%80%E4%BB%A3%E8%AC%80%E5%A3%AB%E4%BC%8D%E5%AD%90%E8%83%A5-%E8%8C%83%E8%A0%A1-%E6%9D%8E%E6%96%AF-%E5%BC%B5%E8%89%AF%E6%AD%B7%E5%8F%B2%E4%BA%BA%E7%89%A9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谋士们以其卓越的智慧和谋略,在国家兴衰、战争胜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将介绍四位著名的谋士:伍子胥、范蠡、李斯和张良,他们不仅在政治、军事上展现出非凡才能,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谋士

勇猛刚烈伍子胥

伍子胥,名“员”,字“子胥”。因家族在楚国被迫害而投奔吴国,受吴王阖闾重用,大破楚国。伍子胥被阖闾封到申地,故又称为“申胥”。夫差继位后,对伍子胥“联齐抗越”战略不满及听信谗言,最终伍子胥被赐死。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 生卒年份: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
  • 曾辅佐君主:吴王阖闾、吴王夫差

伍子胥原为楚国人,亦是忠臣之后。由于受到奸臣的诬陷,伍子胥的父兄皆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于是逃出楚国,从此立志为父兄报仇雪恨。

伍子胥其后到达吴国,效力于公子光。当时伍子胥结识了专诸,他推荐专诸给公子光,从中又安排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扶助公子光自立为王,就是吴王阖闾。

其后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伍子胥帮助吴国富国强兵,最终令吴国击败楚国。在吴军攻破楚国首都后,刚烈的伍子胥掘出楚平王的尸体鞭挞,以报父兄之仇。

吴王阖闾在与越王勾践的大战中中箭,伤重不治。阖闾去世后,伍子胥继续尽心尽力辅助继任的吴王夫差,出谋划策之余亦多次直言进谏。夫差继位后两年曾打败越国,越王勾践投降求和。伍子胥认为要一举消灭越国以报阖闾之仇,可惜吴王夫差刚愎自用,同时又听信奸臣伯嚭的谗言。最后竟下令伍子胥自尽,令一代谋臣伍子胥含恨而终。

相传伍子胥留下遗言,死后要家人把他的双眼挖出,挂在城门上;他要亲眼看到吴国被越国所灭,以息心头之恨。最终吴国确被越王勾践所灭。

中华商圣范蠡

范蠡,“蠡”粤音“礼”,字“少伯”,被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王勾践。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

  • 生卒年份: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 曾辅佐君主:越王勾践

范蠡原为楚国人,后来成为越王勾践的谋臣,为其出谋划策。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恶,战事连连。吴王夫差在夫椒与越国决战,越王勾践不听范蠡的劝告,执意出兵,最后惨败,被迫与吴国求和。

范蠡跟随勾践前往吴国成为吴王夫差的奴仆,勾践听从范蠡的建议在吴国忍辱负重,一边卧薪尝胆养精蓄锐,一边不断讨好吴王夫差及向其示弱,争取复国的机会,3年后获释放回越国。

回到越国,越王勾践在范蠡的帮助下,发展生产,一步步复兴国家。最终击败了吴国,成功复国。范蠡亦在此时选择功成身退,退出政坛。更有传说范蠡与西施相恋,他更带同西施离去,前往齐国。

后来范蠡在陶丘一带经商,由于经商有道而富甲一方,自号为“陶朱公”,进而闻名天下。后人亦因为范蠡出色的营商和经济思想而尊其为财神、“商圣”,营商时供奉他的塑像祈求生意兴隆。

反被聪明误李斯

李斯,秦朝丞相。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入秦为官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秦王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在秦灭六国事业中发挥重大作用。

  • 生卒年份: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08年
  • 曾辅佐君主:秦始皇嬴政、秦二世胡亥
  • 名言节录:“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谏逐客书〉

在古代能成为谋士者,必要条件是聪明,但有时聪明会反被聪明误,结果就会犯错。李斯本是楚国人,他不甘心庸庸碌碌地虚度一生,于是跟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并得到秦国吕不韦的协助,最终由一名小官员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不过,这个励志故事的背后,李斯竟然是从微不足道的老鼠身上得到启发。

话说李斯有次见到一只老鼠在觅食,李斯走近牠时,却吓得牠拚命逃跑,后来,他又在粮仓裏遇到另一隻老鼠,不同的是,这隻老鼠胖乎乎的,而且一點也不怕人。這讓李斯明白到環境對人的影響至為重要,於是決心到秦國闖天下。李斯最終成為秦始皇的左丞相,出謀獻策,立下豐功偉績。

然而秦始皇即將駕崩之際,要求李斯草擬遺詔,傳位太子扶蘇,軍隊由蒙恬全權掌管。但李斯在宦官趙高脅迫下發動「沙丘之變」,合謀篡改遺詔,傳位胡亥,讓扶蘇、蒙恬自盡,以保存丞相之位。「沙丘之變」廢太子立新帝讓李斯在歷史上留下污點,成為一個具爭議的歷史人物。

千古谋圣张良

张良,字子房,获封留侯,秦未汉初杰出的谋士。韩国被秦朝所灭后,曾暗杀秦始皇失败,后成为汉高祖刘邦的谋臣,是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

  • 生卒年份: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6年
  • 曾辅佐君主:汉高祖刘邦

张良原是韩国丞相之子,秦国灭韩后,他不惜散尽家财,求得善掷沉重铁锥的大力士为他报仇,于博浪沙伏击行刺秦始皇。可惜却误中副车,行刺失败后便开始逃亡生涯。

张良流亡时,经过一道桥巧遇一位老人,他便是黄石公。黄石公见张良热心帮助素未谋面的老人,便考验他的耐性和人品性格,经过几轮的考验,最后张良从老人手上获赠姜太公兵书《太公兵法》(又叫《六韬》),并相约13年之后再到济北穀城山下相見。

张良得到兵书后投靠刘邦军队,为刘邦出谋划策。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当时刘邦意图自立为关中王,项羽得知后非常愤怒,设下“鸿门宴”要借机灭除刘邦。席上,项羽堂弟项庄舞剑,志在刺杀刘邦。张良便立即离席去找刘邦的卫士樊哙来协助,转移视线,刘邦才得以全身而退。

及后经过4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在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张良是开国功臣之一,后人更封他为“谋圣”。平定天下后张良自知容易功高震主,于是便决定急流勇退,归隐而得以善终。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