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新课改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的挑战与突破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新课改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的挑战与突破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1MPD9AB0553FV3Z.html
2.
https://new.qq.com/rain/a/20240806A00TD400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FS3NB3U05410CUJ.html
4.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A%E6%9C%89%E5%A4%A9%E6%89%8D%E4%B9%8B%E5%89%8D/3406877
5.
https://mt.sohu.com/a/849488506_122077424
6.
http://www.beidouedu.net/content.php?articleid=512
7.
https://www.baixinglunwen.com/Paper_View.asp?ID=3004&SortID=11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528/04/503199_1124506275.shtml
9.
http://www.hnjyjyw.cn/content/?88.html

鲁迅的作品,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鲁迅作品的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01

教学困境: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学生理解难度大

鲁迅的作品多创作于20世纪初,语言风格和思想内容都与当代学生存在较大距离。例如,《祝福》中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孔乙己》中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思考,这些内容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有一定的难度。正如一位语文教师所说:“现在的学生连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用担心,更不用说封建礼教对他们的压迫了。所以,他们很难理解鲁迅作品中的深刻内涵。”

教材内容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随着教材的修订,多篇鲁迅作品被移出中学语文教材。这一变化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引入更多符合时代特点的作品;反对者则担心,这会削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这种不确定性,无疑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挑战。

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难以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教师需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既要帮助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深刻内涵,又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然而,这并非易事。一位有着20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坦言:“我习惯了传统的教学方法,突然要我改变,真的有点无所适从。”

02

突破困境:创新教学方法

大单元教学设计

新课改强调从课时教学转向单元教学,实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教师可以将鲁迅的作品按照主题进行整合,设计成一个个教学单元。例如,将《呐喊》《彷徨》中的作品整合为“鲁迅笔下的中国社会”单元,将《朝花夕拾》中的作品整合为“鲁迅的个人记忆”单元。这种设计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理解鲁迅的作品,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能力。

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

新课改强调整本书阅读和思辨性阅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整本著作,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篇目。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鲁迅的作品进行思辨性阅读,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例如,在阅读《祝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祥林嫂的悲剧究竟是个人的还是社会的?”这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创新教学案例

教师还可以开发创新的教学案例,将鲁迅的作品与当代社会问题相结合。例如,在教学《拿来主义》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该如何对待外来文化?”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鲁迅作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03

未来展望:鲁迅作品教学的新方向

鲁迅作品的教学,需要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一方面,我们需要传承鲁迅作品中的思想精髓;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创新教学方法,让鲁迅的作品与当代学生建立联系。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鲁迅曾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教学鲁迅作品的座右铭。让我们共同努力,让鲁迅的作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