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帘玉幕》:一部现象级古装剧的诞生
《珠帘玉幕》:一部现象级古装剧的诞生
《珠帘玉幕》正在江苏卫视幸福剧场热播,这部由赵露思、刘宇宁领衔主演的古装剧,自开播以来就话题不断。目前,该剧已收获CSM71城1.47%、35城1.77%的收视佳绩,全网热搜话题高达862个,其中主榜热搜129个,相关话题讨论量达到1.3亿,阅读量更是高达70.9亿。
从采珠女到商界精英:一部古装版“升职记”
《珠帘玉幕》以唐朝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小人物逆袭的励志故事。赵露思饰演的女主端午,自幼在采珠场长大,每天都要下海以命取珠。虽然出身卑微,但端午身上却自有一份坚毅:为了一张放奴文书,她能在深海中与人搏斗,挥簪杀敌,展现出顽强的底层小人物气质。
强情节、快节奏,是观众对《珠帘玉幕》的普遍评价。在前几集的剧情中,端午开启了令人惊叹的“升职计划”:从珠场死里逃生后,她误打误撞进入燕子京的货船,从底舱隶人做起,通过贩卖废料获得与燕子京谈判的机会,进而进入商队并兜售珊瑚珠,最终赢得了燕子京的信任,成为商队从事。短短几集的剧情,不仅展现了端午的成长史,更是一部从小人物到女强人的蜕变史。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陆嘉宁评价道:“《珠帘玉幕》不再讲述贵女,而是关注生存底线上的古代平民女子,展现了采珠奴隶职业传奇而残酷的生存图景。”端午渴望独立、渴望自由,但并未将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而是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她抗住了燕子京严苛的惩罚,也拒绝了张晋然前往长安的邀请,因为她知道,人生的路要靠自己才能走。
演员表现:争议与认可并存
作为一部备受关注的古装剧,《珠帘玉幕》的演员表现自然成为观众热议的焦点。赵露思和刘宇宁这两位主演,更是引发了两极分化的评价。
赵露思饰演的端午,虽然获得了部分观众的认可,但也面临着不少质疑。有观众认为,赵露思的表演缺乏层次感和深度,未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在一些关键的情感戏中,她的表现未能打动人心,甚至让一些男观众感到烦躁。此外,赵露思在戏中的形象也遭到批评,有观众指出她在演绎平民采珠人时反而呈现出大小姐的气质,缺乏真实感。
相比之下,刘宇宁的表演则获得了更多正面评价。他饰演的燕子京是一位西域商人,既是悲剧事件的幸存者,又是一位立志复仇的赤子。刘宇宁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外表粗犷、内心复杂的角色,将人物的霸气与凄凉感完美融合。然而,也有观众对刘宇宁的外貌提出质疑,认为他的“大饼脸”影响了角色的代入感,甚至有人调侃他看起来像一个反派。
真实感与文化内涵:剧集的亮点所在
《珠帘玉幕》之所以能引发如此高的关注度,除了演员阵容和剧情吸引力外,其独特的制作特色和文化内涵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导演谢泽在接受采访时强调,该剧的创作理念是追求真实感,避免落入“古偶剧”的俗套。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剧组在场景搭建和道具制作上投入了大量心血。特别是水下场景的拍摄,剧组专门在横店搭建了一个5米高的水池,并对水质、水温等细节进行了严格把控,力求打造出最真实的海底世界。
此外,该剧还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尤其是对古代珠宝文化的展示。剧中详细描绘了珠宝从采撷、制作到销售的全过程,让观众对这一古老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珍珠、砗磲、玳瑁指甲、金银宝瓶、琉璃锁……各类珠宝在剧中熠熠生辉,呈现出一幅中国古代珠宝图鉴。
为了确保剧集的专业性,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对古代采珠人的职业服饰、采珠方式、采珠工具等进行了详细考证。同时,剧组还参考了《中国古代首饰史》,严格按照古代的名称和样式来复原各类珠宝,并对各个时期的物价水平进行了详细研究,剧中珠宝的大致价格都是经过核算而来,基本符合当时的物价水平。
热议话题:从小人物到女性群像
《珠帘玉幕》的热播,不仅带来了高收视率和热搜话题,更引发了观众对多个社会议题的讨论。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女性成长和独立精神的探讨。
剧中的女性角色群像塑造尤为突出。除了主角端午外,其他女性角色也各具特色:总是以男装示人的崔十九,虽是女儿身却也有自己的远大抱负;越云岫虽原生家庭并不如意,但始终不放弃自己的热爱;冯五娘虽背负“克夫”之名,但依旧用心经商。这些女性角色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打破世俗偏见,展现出古代女性的独立精神。
同时,剧集还引发了对职场奋斗和创业精神的讨论。端午“一心搞事业”的人生哲理让不少观众产生共鸣,有观众评价《珠帘玉幕》是一部职场剧,甚至将其视为一部古装版的“升职记”。这种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让观众在欣赏古装剧的同时,也能从中获得现实生活的启发。
结语:一部现象级古装剧的诞生
《珠帘玉幕》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彩的剧情和演员的表演,更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对现实议题的关照。这部剧以小人物的成长故事为切入点,展现了唐朝商业文化的繁荣,同时也折射出当代社会对女性独立、职场奋斗等议题的关注。
随着剧情的推进,相信《珠帘玉幕》还将带来更多值得探讨的话题。这部现象级古装剧,正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观众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