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帝内经》的心理调节智慧:以情胜情,养心安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帝内经》的心理调节智慧:以情胜情,养心安神

引用
人民网
7
来源
1.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4/0605/c457675-40250925.html
2.
https://www.sohu.com/a/759242615_121119379
3.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387505.html
4.
https://www.zysfy.com.cn/m/Article/5115.html
5.
http://xiehui.21stf.org/a/dangjiangongzuo/1040.html
6.
http://szyyj.gd.gov.cn/zyyfw/ysbj/content/post_4654931.html
7.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6841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不仅是一部医学宝典,更蕴含着丰富的心理调节智慧。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如何有效管理情绪,保持心理健康,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黄帝内经》中关于心理调节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01

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黄帝内经》认为,人的情绪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即“五脏藏神”。具体来说:

  • 心与喜:心主血脉,又主神明,过喜则伤心,使人神不守舍,甚至发狂。
  • 肺与悲: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助心行血。过度悲伤可耗伤肺气,或导致气机郁结。
  • 肝与怒: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怒则气上,怒伤肝,易引起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
  • 脾与思: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思虑过度则伤脾,导致脾失健运,气血不足。
  • 肾与恐: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恐则气下,易伤肾气,导致精气耗散。

这种理论不仅体现在生理层面,更深刻影响着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当情志活动过度或不及,超出人体自我调节的范围时,便会损伤相应的脏腑,导致疾病的发生。

02

以情胜情的心理疗法

《黄帝内经》提出了独特的“以情胜情”心理治疗方法,即用相互克制的情志来调节不良情绪。这种方法基于五行相克原理,具体包括:

  • 怒伤肝者,以悲胜之:悲忧之事使人意志消沉,可抑制过度愤怒。
  • 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恐惧可抑制过喜引起的心气涣散。
  • 思伤脾者,以怒胜之:愤怒以气之升发可宣散过思导致的脾气郁结。
  • 忧伤肺者,以喜胜之:喜悦以气之缓和、舒畅可宣散过忧导致的愁结闭塞。
  • 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思虑以气之凝聚去抑制气之下夺。

这种心理疗法在古代就有许多成功案例。例如,《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从20岁开始应试,直至54岁才得以中举,于是喜极癫狂,不能自已。因其平素畏惧岳丈胡屠户之威,人们找来了胡屠户,岳丈狠狠地打了他一个嘴巴,范进便神志清爽,不再疯癫了。

03

现代意义与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医情志疗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它不仅在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通过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例如,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病风险。而中医情志疗法通过调节情绪,可以改善人体的生理状态,增强免疫力。此外,中医情志疗法还强调环境疗法和食疗调养,如通过改善生活环境、选择具有养心安神功效的食物等方法,来促进身心健康。

在当今社会,面对高压的工作环境和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医情志疗法提供了一种非药物、无副作用的自然疗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实现身心和谐。它不仅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智慧,教导我们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安宁。

总之,《黄帝内经》的心理调节智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认识到情绪与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古老的智慧,我们可以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保持身心健康。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