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2.8亿专项资金助力防控升级
广东乙肝发病率居高不下,2.8亿专项资金助力防控升级
2024年上半年,广东省乙肝新报告病例数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9.80%,这一数据令人担忧。近期研究显示,尽管全国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华南地区,特别是广东省的乙肝发病情况却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态势。
华南地区乙肝发病趋势
一项发表在BMC Infectious Diseases的研究显示,2006-2018年间,我国乙肝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华南地区却逆势上升。研究数据表明,2013年后乙肝患病率在华南地区最高,特别是广东省累计患病人数已超过174万,成为全国乙肝病例最多的省份。
更令人关注的是,乙肝发病年龄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研究显示,2006-2011年,乙肝发病率在青年组(20-45岁)最高,但2011年后,发病高峰已转移到中年组(46-59岁)。这一变化提示我们,乙肝防控需要更加精准地针对不同年龄群体。
广东省防控新举措
面对严峻的乙肝防控形势,广东省政府迅速行动。2024年起,广东在全省范围内实施病毒性肝炎早防早治行动,投入2.8亿元财政资金,目标是在2026年实现20-70岁目标人群乙肝累计筛查率不低于70%。
此次行动将建立“防、筛、诊、治、管”于一体的全周期健康管理模式。具体措施包括:
- 社区筛查、孕妇乙肝筛查和日常诊疗筛查三重途径
- 首剂乙肝疫苗免费接种
- 筛查出的阳性人员将被引导接受规范治疗
- 已确诊慢性乙肝患者可享受医保报销
- 由4家高水平医院对口57个县市提供技术支持
乙肝传播途径与预防
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日常生活中的握手、拥抱、共用餐具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乙肝病毒。因此,消除对乙肝患者的歧视,鼓励主动检测和及早治疗至关重要。
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数据显示,我国1-4岁儿童乙肝流行率已从1992年的9.67%降至0.3%,这得益于疫苗接种政策的实施。对于未接种或未完成全程接种的人群,应及时补种。成年人一生至少应进行一次乙肝表面抗体、表面抗原、核心抗体的筛查。
此外,切断传播途径也是重要环节。例如,慢性HBV携带者应避免共用牙具、剃须刀等个人用品,医疗和美容机构应严格消毒器械,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等。
结语
乙肝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广东省此次推出的早防早治行动,体现了对乙肝防控的高度重视。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通过科学认知、主动筛查和规范治疗,我们有信心实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