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薯种植技术新突破:从北移种植到全程机械化
木薯种植技术新突破:从北移种植到全程机械化
木薯是世界六大粮食作物之一,为全球近10亿人提供口粮。然而,长期以来,木薯种植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近年来,我国在木薯种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为提升木薯产量和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移种植技术打破地域限制
2023年度广西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予了“木薯北移种植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推广”项目。该项目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广西热作所)主导,历经21年攻关,成功解决了木薯北移种植的四大技术难题:
低温障碍:发明了木薯提早种植技术,将种植时间提前到3月份,延长了木薯生长期1-2个月,亩产量达到2.1吨,淀粉含量超过28%。
风灾影响:研发了木薯抗风栽培技术,在山东、河北和新疆等地应用,即使遭遇八级大风,植株倒伏率也仅为3.4%。
霜冻问题:开发了南方霜冻地区抗寒高效栽培技术,有效应对华中地区霜冻气候对木薯生长的影响。
种茎供应:创新木薯雾化栽培快繁技术,全年增殖3.5-4代,增殖倍数达到432-1296倍,存活率达98%。
这些技术突破使得木薯种植范围从传统的华南地区扩展到华北、华中等更广阔区域,打破了秦岭—淮河一线以北不能发展木薯生产的限制。据统计,2002-2022年,该技术成果累计推广面积达436.82万亩,新增销售额72.40亿元,新增利润44.17亿元。
全程机械化技术引领产业革新
在木薯种植技术取得突破的同时,机械化技术的发展也为木薯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2024年12月,在海南三亚召开的全球热带农业创新大会上,“木薯宽窄双行起垄种植及配套全程机械化技术”被列为大会推荐成果之一。
该技术由农机所牵头研发,通过农机、农艺、品种、管理等多维度融合,系统开展木薯全程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究。目前,已研发出木薯耕种管收及初加工生产装备五大类20多款,授权发明专利12件、实用新型专利33件。这些成果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还为全球木薯生产提供了中国方案。
在广东湛江,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机械化研究室正联合栽培生理岗、广州综合试验站,深入调研食用木薯产业发展情况。针对当地3000多亩木薯种植基地,研究团队提出了“1.8m宽窄双行/1.3m大株距/品字形错位种植”的宜机化农艺模式,并改进了预切式木薯种植机,为食用木薯规模化种植提供装备支撑。
未来展望
随着木薯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木薯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北移种植技术的突破扩大了木薯种植区域,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这些创新不仅有助于缓解我国木薯原料短缺的问题,也为全球木薯生产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然而,木薯产业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病虫害防控、品种改良等。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木薯产业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