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债券市场动态解析:收益率下行与信用债分化
2024年12月债券市场动态解析:收益率下行与信用债分化
2024年12月,中国债券市场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预期的双重作用下,呈现出一系列重要变化。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信用债发行量增长,可转债市场活跃,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这些动态不仅反映了2024年债券市场的收官情况,也为2025年的市场走势提供了重要线索。
国债收益率进入1.0时代
2024年,国债收益率持续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的2.5601%降至年末的1.6752%,全年下行88.49BPs。12月国债、地方债和政金债发行利率分别为1.1829%、2.1273%和1.4455%,均创历史新低。
这一变化主要受到经济基本面修复缓慢、宽货币政策预期以及“资产荒”行情的影响。特别是在四季度,“股债跷跷板”效应凸显,权益市场重回3000点增强投资者入市信心,季末货币政策宽松预期进一步推动了长端国债利率进入1.0时代。
信用债发行分化明显
2024年信用债发行量为204,466.58亿元,同比增长6.91%。具体品种中,中期票据发行规模增长59.24%,国际机构债增长202.44%。城投债发行规模为39,659.62亿元,同比下降15.15%。产业债发行规模为103,431.67亿元,同比增长19.88%。
这一分化反映了政策导向和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在“6+4+2”万亿化债方案的背景下,城投债审核政策持续收紧,而产业债则受益于部分城投主体成功转型和经济触底回升的预期。
可转债市场表现活跃
12月27日,可转债市场成交630.9亿元,指数上涨0.37%。军工、消费电子、电力等相关转债表现较强。例如,受正股涨停带动,福新转债大涨;景兴转债因机器人概念高位杀跌;卡倍转02在铜缆链接概念推动下高开冲高后回落震荡。
央行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12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11321亿元,同时开展了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分为3个月和6个月各7000亿元。此外,央行还通过国债买卖操作净买入债券面值3000亿元,以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
2025年市场展望
展望2025年,债券市场有望延续2024年的趋势。货币政策方面,预计降息40BP、降准100BP。财政政策将更加积极,债券市场供给有望增加。利率债供给同比将显著提高,信用债发行量同比稳中小降,信用债资产荒仍难以缓解。信用债结构上,产业债发行量增加,城投债发行量减少,同时更侧重于创新品种和服务国家战略。
总体来看,2024年12月的债券市场动态为2025年的市场走势奠定了基础。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预期的共同作用下,债券市场将继续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