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好,真的能长寿吗?
心态好,真的能长寿吗?
2024年8月,享年117岁的玛丽亚·布兰亚斯·莫雷拉在西班牙一家养老院安然离世。这位见证了两次世界大战、西班牙内战、1918年大流感以及新冠疫情的世纪老人,不仅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以其独特的生活态度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长寿秘诀。
科学研究:心理韧性与长寿的量化关系
近期,一项由中山大学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联合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心理健康》上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心理韧性与长寿之间的密切联系。该研究分析了2006年至2008年间1万多名50岁及以上美国人的数据,平均跟踪调查11.6年。结果显示,心理韧性较强的人死亡风险明显低于韧性差的人,韧性得分最高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比韧性得分最低的人低53%。即使考虑了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慢性病状况,以及吸烟、体育锻炼等健康相关行为,该结论仍然成立。这表明,心理韧性是寿命的独立影响因素,甚至超过了身体状态和健康行为等因素。
长寿老人的心态密码
莫雷拉老人的长寿秘诀,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她曾表示,自己的长寿得益于“做事有条理、心态平和、情绪稳定、亲近家人和朋友、亲近自然、无忧无虑、积极向上”。她的一生中,从未去过医院,除了听力障碍和行动不便外,没有其他健康问题,且头脑非常清醒。她还特别强调了远离负能量的人、保持情绪稳定、积极乐观生活的重要性。
为什么积极心态能促进健康长寿?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张侃认为,长期压力会严重损害身体健康,而心理韧性强的人更有能力应对压力。心理韧性强的人往往对事物有相对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可以有效管理和调节情绪,更有可能保持健康行为,这些都会促进机体生理功能的协调和平衡。此外,心理韧性强的人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积极应对挑战,拥有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善于跟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间接上促进了身心健康。
如何培养积极心态?
培养成长型思维:相信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升,将挑战视为成长的机会。
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学会识别个人情绪,了解情绪对自己的影响,掌握科学的情绪纾解方法。比如,通过深呼吸、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提升情绪状态。
保持社交活跃:主动结交三五个无话不谈的密友,建立固定的朋友圈子;学会寻求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同时学着给予他人更多关爱,建立互惠互利的社交网络。
进行逆境训练:主动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或活动来提升抗压能力和自信心;积极参加团队活动,通过团队协作或集体训练增强心理韧性。
写感恩日记:每天记录你感激的人和事,帮助你关注生活的美好。
积极自我对话:当你面临自我怀疑时,替换这些消极想法,以积极肯定的方式与自己对话。
学习与实践冥想:冥想能帮助你整理思绪,保持内心的平静。
与积极的人交往:社交心理学指出,身边的朋友对我们的情绪有显著影响。
设定小目标并庆祝成就:小而易实现的目标能增强你的成就感。
保持规律有序的生活方式: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睡觉的时候睡觉,保持一个规律有序的生活很重要。同时经常和家人朋友保持联系,多去户外接触大自然,甚至养一个宠物可能对长寿都有帮助。
心态年轻不仅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更对身体健康有着深刻影响。通过科学实验的分析,我们看到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仅能提升生活质量,还在生理上促进健康。因此,培养和保持年轻的心态,对每一个人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仍需深入,以揭示心态、心理和生理健康之间复杂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科学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