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从艺术文创到产业振兴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从艺术文创到产业振兴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一个特殊的群体——新乡贤,正在成为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或是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或是学有所长的知识分子,或是德高望重的社会贤达,带着资金、技术和理念回到家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什么是新乡贤?
新乡贤,顾名思义,就是新时代的乡贤。他们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乡绅,而是指在新时代背景下,通过各种方式回馈家乡、助力乡村振兴的社会贤达人士。新乡贤的来源多样,可以是在外经商的企业家,可以是在城市工作的知识分子,也可以是退休回乡的老干部。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有资源、有能力、有情怀,愿意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浙江省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一位名叫周建朋的新乡贤,用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资源,为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建朋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的博士后,也是一位知名的书画家。2016年,他回到家乡,把自家的老宅改造成艺术家写生楼。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来到上日川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房屋上有了艺术墙绘,废弃的小学被改造成美术展览馆,闲置的农房变成了乡村美术馆。更令人惊喜的是,周建朋还发起了一系列国际艺术交流活动,让这个曾经偏僻的小山村,成为了集艺术展览、写生创作于一体的文化创意村——箬溪国际艺术村。
艺术不仅改变了村庄的面貌,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们将闲置房屋改造成艺术空间,开办美术展览馆,甚至成立了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开发具有艺术特色的农产品。据统计,仅2023年,合作社就带动50多名村民就业,收入超过800万元。
在湖北省潜江市高石碑镇,新乡贤的力量则体现在组织建设上。2024年8月,高石碑镇成立了新乡贤联谊会,来自各行各业的60多位乡贤欢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新当选的联谊会会长聂忠山表示,将团结带领新乡贤联谊会全体成员,为推动家乡的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木咱镇,当地政府探索出“乡贤+”模式,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乡贤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作用。比如,在产业发展方面,乡贤们积极参与优质稻谷的选育工作,2023年推广种植“满口香”优质稻谷300余亩,预计2024年将扩大到500亩以上。在基层治理方面,乡贤们积极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等工作,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政策支持:让乡贤返乡更有动力
为了鼓励更多乡贤返乡参与乡村振兴,各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财政支持:提供一次性创业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降低乡贤返乡创业的成本
- 金融服务:拓宽信用贷款条件,设立专项创业担保基金,并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贴息支持
- 场地支持:建设创业孵化基地,提供租金补贴
- 培训支持:开展针对性的创业培训
- 社会保障:健全社会保险机制,为创业失败者提供就业援助和社会救助
- 平台搭建: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
这些措施有效激发了乡贤的返乡热情。据统计,仅在永嘉县,就有近千名乡贤带着项目、资金、人才、信息,活跃在现代农业、数字经济、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领域,有效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新乡贤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
-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新乡贤作为高素质人才,能够为乡村带来先进的理念、技术和资源,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 政府引导至关重要:通过搭建平台、制定政策,政府能够有效凝聚乡贤力量,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 产业振兴是根本:无论是艺术文创还是现代农业,只有发展产业才能真正带动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
- 文化振兴不可或缺:通过艺术、教育等方式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能够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
新乡贤的回归,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更带来了新的理念和生活方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家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新乡贤回到家乡,为这片热土带来新的希望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