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秦岭站开站: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新里程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秦岭站开站: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新里程碑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m.163.com/dy/article/JME2NF5D0511B8LM.html?spss=dy_author
2.
https://c.m.163.com/news/a/JMBAN2GA05149T3G.html
3.
http://cpc.people.com.cn/BIG5/n1/2024/0208/c64387-40175823.html
4.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4971384005082543
5.
https://finance.sina.cn/tech/2025-01-21/detail-inefsyzf8202312.d.html
6.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2/content_6930975.htm
7.
https://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71715
8.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5%9B%BD%E5%8D%97%E6%9E%81%E7%A7%A6%E5%B2%AD%E7%AB%99
9.
https://m.toutiao.com/article/7432146241598833179/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在罗斯海恩克斯堡岛正式开站。这座以中华民族祖脉命名的考察站,不仅是中国南极科考事业的新里程碑,更将成为守护极地生态的重要前哨。

01

创新设计,打造极地建筑新标杆

秦岭站主楼采用南十字星造型,俯瞰罗斯海,设计独特而富有寓意。面对南极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设计团队进行了多项创新:

  • 超强抗风设计:设计抗风能力达到每秒65米,相当于17级以上的风力,远超当地已知的最大风速。
  • 特殊材料应用:采用特制轻质高强钢材,能抵抗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强腐蚀性。
  • 智慧消防系统:配备10秒内可精准识别火情的智慧火眼消防系统,有效应对南极干燥易燃的环境。

02

绿色低碳,践行环保理念

在南极这片脆弱的生态环境中,秦岭站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绿色低碳原则:

  • 新能源利用:新能源占比超过60%,最大限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
  • 环保材料:所有油漆、建材均采用无甲醛无氟材料,减少环境污染。
  • 垃圾分类: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垃圾分类,垃圾分四五个类别处理。
  • 生态友好设计:主楼和后勤中心错位施工,减少对南极环境的扰动;停机坪使用预应力预制板,减少建筑垃圾。
03

完善科考布局,填补研究空白

秦岭站的建立,完善了中国南极科考站网布局:

  • 战略位置:作为中国首个面向太平洋扇区的南极考察站,填补了中国在罗斯海区域的科考空白。
  • 科研价值:罗斯海区域保存着地球罕见的完整海洋生态系统,是研究气候变化影响的理想场所。
  • 国际合作:秦岭站将与周边国家考察站开展合作,共同管理恩克斯堡岛南极特别保护区,推进罗斯海海洋保护区生态监测。
04

深入极地研究,贡献中国智慧

中国南极科考队正在通过多种方式为极地生态保护贡献力量:

  • 生态监测:布放深水生态潜标,监测南极海洋生物种群状态。
  • 植物保育研究:研究高山和南极保育植物如何增加生物多样性,为保护极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
  • 气候变化研究:通过长期观测数据,分析全球变暖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05

展望未来,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随着秦岭站的投入使用,中国南极科考事业迈入新阶段。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认识南极、保护南极、利用南极”的理念,与国际社会一道,为极地科学事业和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从长城站到秦岭站,从南极大陆边缘到内陆冰盖之巅,中国南极科考站不仅是中国极地事业发展的见证,更是人类探索未知、守护地球家园的重要基地。在这些极地“前哨站”的支持下,中国将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和极地生态保护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