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东北传统名菜的制作详解
锅包肉:东北传统名菜的制作详解
锅包肉,又名“锅爆肉”,是一道源自东北的传统名菜,以其外酥里嫩、酸甜可口的特色而闻名。这道菜在清光绪年间创制,经过百年传承,已成为中国北方餐桌上不可或缺的美味佳肴。
锅包肉的用料
- 里脊肉:250克
- 葱:半根
- 胡萝卜:半根
- 香菜:2根
- 土豆淀粉:100克
- 清水:110克
- 白醋:3勺
- 白糖:2勺
- 盐:3克
- 鸡精:少许
锅包肉的做法
步骤1
锅包肉多出现在北方餐桌上,尤其在东北地区,更是将此菜发扬光大。2022年,哈尔滨将锅包肉列入《地标美食名录》。这道菜的主要食材是里脊肉,肉质较嫩,易消化,富含脂肪、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
步骤2
锅包肉的制作要领包括三步:一炸熟,二炸色,三勾芡。这道菜外焦里嫩,微酸微甜,虽然是一道油炸菜品,但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它,尤其是孩子们,总是能大快朵颐,毫不费力地吃完一大盘。
步骤3
“锅包肉”食材:里脊肉、土豆淀粉、植物油、清水、胡萝卜、葱丝。调味料:白醋、白糖、生抽、食盐。首先准备一块鲜嫩的里脊肉,去除筋膜,切成约2毫米厚的薄片。
步骤4
准备一盆清水,加入适量土豆淀粉,搅拌均匀后浸泡2个小时,待淀粉水完全沉淀后,倒掉上面的清水,保留底部的稠糊,用于给肉片挂糊。
步骤5
将切好的肉片加入食盐和料酒,抓拌均匀后腌制10分钟。腌制完成后,将里脊肉片放入面糊中,加入一勺植物油以封锁水分。注意面糊不能调得过稀,否则不易挂住。
步骤6
起锅烧油,油温升至六成热时,小心下入挂好淀粉糊的肉片,用中小火慢炸至变色后捞出。然后将油温升高至九成热,进行复炸30秒钟,使肉片更加酥脆。
步骤7
复炸完成后,控油捞出。第一次炸至定型变色,第二次高温复炸,可以让肉片表皮更酥脆,里面熟得更均匀,这是实现外酥里嫩的关键步骤,不可忽略。
步骤8
另起锅烧油,放入20克白醋、20克白糖(糖醋比例为1:1),再加入3克生抽、2克食盐,煮至黏稠后加入胡萝卜和葱丝。
步骤9
倒入炸好的里脊肉片,加入一小把香菜,将糖醋汁翻拌均匀,确保每片肉都裹上汁液。
步骤10
按照这个方法制作的锅包肉,酸甜可口,外酥里嫩,风味十足,味道不输大饭店,上桌后总是很快被抢光,大人孩子都十分喜爱。
技巧总结
- 土豆淀粉混水后需要浸泡2个小时,待沉淀后倒掉上面的水分,只保留底部的淀粉糊用于给肉片上浆,糊不能太稀。
- 肉片需要复炸一次,第一次炸至定型,第二次升高油温复炸30秒钟,这样既能逼出多余油脂,又能使口感更酥脆。
- 糖醋汁的调配要大胆,白醋和白糖的比例为1:1,生抽和食盐的用量要适中,不宜过多。
这道锅包肉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制作过程详细易懂,非常适合家庭制作。无论是作为家常菜还是宴客菜,都能赢得众人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