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春节节日习俗:从腊八到小年,传统民俗里的年味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春节节日习俗:从腊八到小年,传统民俗里的年味儿

引用
天气网
1.
https://wannianli.tianqi.com/news/294537.html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个地区的春节习俗也不完全相同,以华中地区为例,探析春节的各类民俗有着典型意义。那么,春节节日习俗是什么?春节民俗有哪些呢?

节庆准备期

春节作为一个盛大的节日,有着比较漫长的准备期,这是在为一个盛大的节日造势,人们很期待这个节日,民间有“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的说法。民间百姓大多清贫,衣食不继,唯年节准备良多,有所期盼,故俗语云:“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也就是说,春节的准备期可以从腊月初八开始计算,直到除夕的前一天。这期间人们几乎每天都有一些活动,使得春节充满特殊的仪式感,这也是中国老百姓智慧的体现。民间常流传这样的顺口溜:“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杀了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除夕夜之前人们为过年做的准备活动。

腊月初八的腊祭

中国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人们有熬腊八粥、吃腊八粥的习俗。这个腊八粥的制作是有讲究的,《武林旧事》中记载了宋代杭州腊八粥的配方,寺院、人家都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等干果来烹制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为米与果品,米是基本的主料,掺入的果品越多越好,种类越多,熬出来的粥就越香浓。中国人吃东西也讲究其象征意义,所以腊八粥的食料也都是有民俗寓意的,桂圆象征富贵团圆,莲子象征恩爱连心,百合象征百事和睦,核桃表示和和美美,红枣、花生象征着早生贵子,橘脯、栗子象征大吉大利等,人们以此期盼未来生活的美好。

小年祭灶神

如果说腊八是大年的开场锣鼓,那么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就是大年的序幕。从小年开始,就进入了过大年的倒计时。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是祭灶的日子。民间有“二十三,祭灶官”的说法,指的就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传说中,灶官(灶王爷)是玉皇大帝亲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潜伏”在各家的厨房里,“监视”一家人,腊月二十三这天晚间,他要骑马升天,去向玉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恶。玉帝会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在他上天之前,老百姓要搞一个祭拜仪式,俗称“送灶”或“辞灶”;等到除夕再把他迎接回来,称“迎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人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然后由他带回家中。因此,对于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给玉帝的汇报至关重要,关乎这家人一年的吉凶祸福。“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说的就是送、迎灶官之事。一家人先在灶间摆上桌子,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主人先向灶王爷敬香、磕头,然后将糖涂在灶王爷嘴的四周。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