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教你如何正确服药?
执业药师教你如何正确服药?
“是药三分毒”,这句古训道出了用药安全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因为不正确的用药方式而面临健康风险。执业药师作为专业的指导者,在帮助我们了解如何正确服药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会告诉你何时服药、用什么水送服以及服药姿势等细节,还会提醒你哪些食物会影响药效。通过他们的专业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避免因错误的用药方式而导致不良后果。
执业药师是在药品生产、经营、使用和其他需要提供药学服务的单位中执业的药学技术人员,需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合格认证,方可执业。执业药师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出售药品、跟踪病患用药情况并及时调整;建立病患档案、个性化分级管理制度;精准化提升健康管理服务。
执业药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忠于职守,对药品质量负责,以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为基本准则。执业药师必须严格执行《药品管理法》和国家有关药品研究、生产、管理和使用的法律政策。执业药师对违反《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或决定有建议、制止和拒绝执行的责任,并向上级报告。执业药师负责执业范围内药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和本单位违规行为的处理。执业药师负责审核和监督处方配置,提供用药咨询和信息,指导合理用药,开展治疗药物监测、药物疗效评价等临床药学工作。
服药前的准备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都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以确保药物能够发挥最佳效果,同时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主动告知医生
在医生开药前,患者需要主动告知医生以下信息:
- 药物过敏史:包括对哪些药物过敏,以及过敏反应的具体表现。
- 慢性病情况: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药物的选择和剂量。
- 近期用药记录:包括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以及任何补充剂或草药。
- 特殊生理状态:如怀孕、哺乳或肝肾功能异常。
正确处理药品
拿到药品后,需要仔细检查并妥善保管:
- 保留药品标签和说明书:这是用药的重要参考。
- 检查有效期: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使用。
- 按照说明书要求储存:注意温度、湿度等储存条件。
吃药时的正确做法
正确的服药方法不仅能提高药物的疗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姿势与送服方式
- 姿势:站立或坐直,避免躺着服药,以防药物粘附食道。
- 送服方式:用温开水送服,水温不超过40℃,避免用茶水、果汁等送服。
特殊剂型的服用方法
- 缓释制剂:不可咀嚼或磨粉,需整片吞服。
- 制酸剂:可咬碎服用,以快速发挥作用。
- 肠溶片:不能掰开,需整片吞服。
- 泡腾片:需加水溶解后饮用。
- 悬浮剂:使用前摇匀。
饮水量要求
- 大部分药物:用150-200ml水送服。
- 布洛芬等特殊药物:需200-250ml水。
- 中药颗粒:冲泡量为150-200ml。
服药期间的饮食注意事项
饮食对药物的吸收和代谢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避免的食物
- 生冷食物:可能影响胃肠道功能,降低药效。
- 辛辣食物:刺激胃黏膜,影响药物吸收。
- 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影响药物代谢。
- 腌制食品:高盐分可能影响血压,干扰药效。
- “发物”:如鱼虾蟹等,可能诱发过敏反应。
推荐食物
- 小米粥:易于消化,减轻胃肠负担。
- 软面条:柔软易吞咽,适合服药期间食用。
吃药后的注意事项
服药后还需要关注身体反应,确保药物安全有效:
观察反应
- 注意身体不适:如皮疹、恶心、头晕等。
- 记录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 如有严重反应:立即就医。
坚持疗程
- 完整服用:即使症状改善,也要完成整个疗程。
- 不可随意停药:遵医嘱调整用药。
漏服处理
- 每日一次的药物:尽快补服。
- 每日多次的药物:若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此次,按原计划继续。
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儿童、孕妇、老人等特殊人群在用药时需要特别关注:
儿童用药
- 严格按照体重或年龄计算剂量。
- 选择儿童专用剂型。
- 注意药物的储存安全,防止误食。
孕妇用药
- 遵循医生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 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 避免使用未经证实安全的药物。
老人用药
- 考虑肝肾功能减退的影响。
-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 简化用药方案,避免多药并用。
其他注意事项
忌口清单:
- 头孢类抗生素禁酒,以免引发双硫仑反应。
- 胃药服用前后1-2小时避免酸性食物。
- 布洛芬避免与咖啡同服,减少胃刺激。
其他建议:
- 不要立即躺下,防止药物粘附食道。
- 发烧低于38.5℃优先选择物理降温。
正确用药是治疗疾病的关键,而执业药师就是我们身边的用药安全守护者。他们不仅具备专业的药学知识,还了解各类药物的特性及相互作用,能够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用药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用药方面的疑问,不妨多向执业药师咨询,他们一定会耐心解答,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