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创新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热情的创新实践

引用
新浪微博
8
来源
1.
https://gongyi.weibo.com/r/227678
2.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95327
3.
http://peerchina.org/22601/
4.
https://www.ncpssd.cn/journal/details?gch=61348X&nav=1&langType=1
5.
http://gzmzyj.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105&id=4540
6.
https://www.qikanw.com/lunwen/9/31501.html
7.
https://www.wflms.cn/
8.
https://www.forwardpathway.com/142686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创造更好的英语学习环境、纠正发音学习、重视课外教育以及多语种学习法等多种途径,可以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并激发他们对这门语言的热情。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及丰富的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英语学习。

01

创新项目激发学习兴趣

在贵州省正安二中,学生们发起了一项名为“墙上的新闻”的校园改造项目,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开拓视野的平台。在这所手机和电脑使用受到限制的校园里,学生们平时接触外界信息的机会较少,而“墙上的新闻”正是为了弥补这一不足而诞生的。

项目初期,学生们集思广益,最终将新闻墙的位置选在了学生流动最频繁的区域。接着,小组成员精心设计了新闻墙的内容,包括国内外新闻、娱乐资讯、历史趣闻、好物推荐、心愿角、游戏角以及解忧信箱等多个板块。为了让新闻墙更具互动性,他们还加入了点赞贴和弹幕贴的设计。为了保持内容的新鲜感,项目组决定每周更新一次,并通过校内广播和班级群组通知同学们前来阅读和参与讨论。

然而,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一方面,查找新闻时权威信息渠道有限,新闻的真实性和时效性难以保证。另一方面,内容选择也成了一大挑战。娱乐板块的内容备受关注,但涉及社会性的话题却显得缺乏吸引力,无法激发更多互动。

就在项目组陷入低谷时,几位成员通过新一期“解忧信箱”收到的信件重新找回了动力。他们精选了三封信进行认真回信,结果这些回信不仅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还引来了外界的关注与好评。这次意外的成功让团队重拾信心,项目也随之走上正轨。

最终,“墙上的新闻”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7名项目组成员的努力,为正安二中800多名学生提供了一个了解外界、展示自我、拓宽视野的平台。这不仅让校园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激发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参与意识。

通过“墙上的新闻”项目,学生们不仅在行动中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也为校园文化注入了新的能量。他们用创意和努力为学校带来了改变,也为自己的青春画下了难忘的一笔。未来,“墙上的新闻”将继续发展,为更多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追逐梦想的机会。

02

文化传承与英语学习相结合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中学的一群青年学子怀揣着对家乡文化的深厚热爱与传承使命,组建了“龙胜少数民族文化组”,开启了寻找与复兴“濒危”民族文化的探索之旅。

他们深知,龙胜这片土地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但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曾经绚烂的文化元素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瑶族服饰的鲜艳、壮锦的绚丽、侗家三宝的独特韵味以及苗族舞蹈的灵动,这些曾经随处可见的文化符号,如今却变得难得一见。

为了挽救这些即将消失的文化瑰宝,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努力。通过知网搜索、图书馆查阅以及政府提供的图片和视频资料,他们全面了解了龙胜民族文化的历史背景与现状。同时,他们深入乐江镇、平等村、泗水村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亲眼见证了这些文化元素的独特魅力。

在采访过程中,他们不仅采访了校内师生,还走访了民宗局和文化馆的工作人员,从多个角度收集了对龙胜民族文化的见解与期望。这些采访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理解,也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各界对文化传承的关注与支持。

为了将龙胜民族文化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他们在校内举办了民族知识竞答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校外,他们在民族广场进行演讲宣传,并在楚南会馆担任志愿者讲解,将这份文化热情传递给每一位到访的游客。

在探索与传承的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许多挑战与困难。但正是这些经历,让他们更加坚定了传承家乡文化的决心。在一次实地考察与采访后,他们虽感到疲惫,却在「美味基」找到了意外的欢乐与惊喜。这份意外的快乐,成为了他们探索路上的美好回忆,也让他们更加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与合作。

如今,他们正在制作一本关于龙胜民族文化的风琴本,旨在记录和展示这些宝贵的文化记忆。这本风琴本不仅是他们探索成果的总结,更是对龙胜民族文化的一份深情致敬。

通过他们的不懈努力,龙胜少数民族文化组的行动已经影响了2000多名师生及社区居民。他们的行动不仅让更多人认识到了龙胜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也为青少年树立了传承与弘扬家乡文化的榜样。

03

跨文化交流培养英语能力

在湖南省沅陵二中,学生们通过口述史项目,搭建了学生与学校之间的理解之桥。项目启动之初,小组成员首先学习了口述史的伦理、理论、方法论和访谈技巧,并在校内进行了观察,收集同学们对学校政策的疑惑与不解。经过精心准备,他们设计了一份详细的访谈大纲,并进行了两轮模拟访谈,以确保正式访谈的顺利进行。

随后,小组成员对沅陵二中的两任校长进行了三轮正式采访。他们耐心倾听校长的讲述,记录下校长的口述人生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校长们的成长历程,也透露出他们对学校发展的深情厚意。

为了让更多学生了解校长的故事,感受校长的情怀,小组策划了三阶段的校园探索行动

  • 校园藏宝图:制作并散布八个宝箱于校园各处,鼓励学生走出常规生活路线,探索未知角落。
  • 校长故事展览:在社团教室展出了校长人生故事的展览,为寻宝成功者提供深度解说。
  • 留言墙:设立留言墙,收集同学们的参观反馈,倾听他们的心声。

经过一系列努力,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小组整理了超过一万字的口述史文本资料,撰写了九千字的文字报告。为期五天的活动吸引了500多人次参与,留言墙上收集了上百条心声。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次活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校园的理解与尊重,更启发了他们对生涯规划的新思考。

在项目结项会上,小组成员与导师共同回顾了这一学期的点滴。他们交流、分享、欢笑,那一刻,他们不仅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是彼此理解、相互支持的伙伴。一位小组成员感慨道:“在整个过程中,和同学们一起去采访校长,制作‘桥梁’这个活动,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到了放松,也让我发现自己能够将一件事情做得很好。”

04

培养文化认同感

研究表明,文化认同对英语学习有着重要影响。当学生对自己的文化身份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文化时,他们更有可能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1. 引入多元文化素材:在英语教学中引入不同文化的素材,包括少数民族文化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 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或模拟联合国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运用英语,同时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

  3.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文化:在课堂上设置环节,让学生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民族节日、传统习俗等,增强文化自豪感。

  4. 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文化对比:在讲解英语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时,引导学生思考与自己文化的异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文化认同感,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

05

创新教学方法

除了通过项目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1. 任务型教学法:设计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任务,如制作英文海报、策划英语晚会等,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

  2. 翻转课堂:利用在线资源,让学生在课前预习,课堂上则进行讨论和实践,提高课堂效率。

  3. 游戏化学习:将英语学习与游戏结合,如设计英语词汇卡片游戏、角色扮演等,增加学习趣味性。

  4. 同伴教学: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教学,如让英语较好的学生帮助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输入,增强学习效果。

通过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创造一个更加生动、有趣的英语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06

总结

激发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创新。通过开展创新项目、结合文化传承、培养文化认同感以及采用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英语能力,更能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